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鮑里斯·利沃維奇·瓦西里耶夫

鮑里斯·利沃維奇·瓦西里耶夫(1924年5月21日—2013年3月11日),是俄羅斯當代作家,前蘇聯國家獎與俄羅斯總統獎得主,莫斯科作家協會與俄羅斯電影工作者協會成員,俄羅斯電影藝術學院院士。

鮑里斯·利沃維奇·瓦西里耶夫
出生 1924年5月21日
俄羅斯斯摩棱斯克
國籍 俄羅斯
別名 鮑里斯·瓦西里耶夫
職業 作家
知名作品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他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最早被介紹到國內的蘇聯當代作家之一,其經典戰爭題材作品《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影響了中國一代人。

2013年3月11日,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在俄羅斯聯邦的首都莫斯科去世,享年89歲。

目錄

生平簡介

鮑里斯·利沃維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受到部隊生活的薰陶。在上九年級時,衛國戰爭爆發,他志願奔赴前線。

1943年負傷,傷愈後進裝甲兵軍事學院學習。

1948年畢業,任工程師。

1956年結束軍人生涯,進了著名劇作家包戈廷的電影劇本寫作講習班,從此開始專職創作。

1954年開始發表作品,寫過劇本、電影腳本和小說。

作品題材廣泛,主要是衛國戰爭題材、當代生活題材、歷史題材等,其中以衛國戰爭題材的作品成就最為顯著。成名作是中篇小說《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小說發表後被譯成多種文字,並被改編成電影、話劇、歌劇、芭蕾舞,受到世界許多國家人民的喜愛。

瓦西里耶夫是前蘇聯國家獎與俄羅斯總統獎得主、莫斯科作協與俄羅斯電影工作者協會成員、俄羅斯電影藝術學院院士。此外,他還曾獲得二級「祖國功勳」勳章、人民友誼與眾多其他勳章。[1]

作品簡介

中篇小說:《伊萬諾夫快艇》、《最後的一天》、《遭遇戰》、《他們可能同我一起去偵察》、《後來發生了戰爭》;

長篇小說:《不要向白天鵝開槍》、《未列入名冊》長篇歷史題材小說《虛實往事》;

劇本:《軍官》、《我的祖國,俄羅斯》;

電影腳本:《例行的航程》、《漫長的一天》;與K·拉波波爾特合著的《軍士們》和《軍官們》,自傳體中篇小說《我的駿馬奔馳》等。

瓦西里耶夫是從創作劇本、電影腳本開始寫作生涯的,因此他的作品帶有戲劇和電影的特色,結構嚴謹,情節緊張,語言簡潔。由於作者立意高,創作手法獨闢蹊徑,故而他的作品總能以高昂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激情動人心魄。

其作品多以戰爭為主題,受到了與戰爭為伴的那一代人的喜愛。瓦西里耶夫的作品曾被多次搬上舞台和銀幕。僅《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就曾在5個劇院上演,並於1972年被拍成電影,由羅斯托茨基執導。200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由俄中聯合拍攝的同名電視劇在中國熱播。

1969年,《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在前蘇聯《青春》雜誌上發表,在讀者中產生極大的轟動。1972年,這部「遭遇街談巷議」的中篇小說被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搬上銀幕,並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影片獲得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奧斯卡提名和全蘇電影節大獎。瓦西里耶夫的名氣隨着這部小說的成功而大增,小說原作更加受到追捧,被視為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瓦西里耶夫本人在1975年也因這部作品榮獲前蘇聯國家獎金。

作品曾影響中國一代人

對中國讀者和觀眾來說,瓦西里耶夫其人遠遠不如他的作品《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那樣有名。很少有人沒看過同名電影和電視連續劇等影視作品。影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陪着很多中國人長大的、最重要的「百部電影」中的一部,是不少中國人心目中的情感經歷和人生場景。人們正是從這部作品中認知和感受到了俄羅斯式的浪漫主義情懷和英雄主義精神。[2]

人物評價

俄羅斯總統普京:「您創作了許多溝通讀者心靈的作品,使千百萬崇拜您才氣的人感到您是可親可愛的人。」

前蘇聯詩人庫古里丁諾夫:「世上有一些作家,頗有名氣,人們知其人,卻很少讀其作品,這樣的作家是可憐的!世上有一些作品相當有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作者是誰,這樣的作家是幸福的!你,瓦西里耶夫,就是這樣的作家!你值得驕傲!」[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