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高峰鄉,隸屬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地處定西市安定區西南部、東與渭源縣秦祁鄉接壤,南與臨洮縣漫窪鄉為鄰,西北與內官營鎮相連,行政區域面積63.24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高峰鄉有戶籍人口7781人;截至2020年6月,高峰鄉下轄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麻地灣村。

2011年,高峰鄉財政總收入1174.1萬元,比上年增長28.7%,年末各類存款餘額3723.7萬元,各項貸款餘額5246.4萬元;2018年,高峰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1]

中文名: 高峰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甘肅定西市安定區

地理位置: 定西市安定區西南部

面 積: 63.24 km²

下轄地區: 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麻地灣村

電話區號: 0932

郵政區碼: 743011

人 口: 7781人(截至2018年末)

目錄

建置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設高峰堡,後改為保,屬營後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析置高峰鄉。

1958年10月,撤鄉併入紅堡公社。

1961年10月,析置高峰公社。

1983年5月,公社改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高峰鄉下轄8個行政村:貢馬村、麻地灣村、牌坊村、明星村、坪灣村、紅光村、紅堡村、馬營村。

截至2020年6月,高峰鄉下轄11個行政村:麻地灣村、牌坊村、關莊村、貢馬村、城門寨村、坪灣村、明星村、紅堡村、紅光村、馬營村、新泉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峰鄉地處定西市安定區西南部、東與渭源縣秦祁鄉接壤,南與臨洮縣漫窪鄉為鄰,西北與內官營鎮相連,距市區35千米,行政區域面積63.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峰鄉境內地處低山溝壑區,地勢東低西高、南低北高,地形呈三角形,境內最高點位於麻地灣;最低點位於馬營村新泉河,海拔2369米。

氣候

高峰鄉境內屬中溫帶半乾旱氣候,多年平均氣溫4.1℃,1月平均氣溫-10.2℃,7月平均氣溫14.9℃,生長期年平均170天,無霜期年平均110天,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

水文

高峰鄉境內屬西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李家峽等5條五級河,總長19千米,流域面積46平方千米,年徑流總量35萬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高峰鄉轄區總人口794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8人,城鎮化率1.9%,總人口中,男性4199人,占52.9%;女性3744人,占47.1%;14歲以下977人,占12.3%;15—64歲6198人,占78%;65歲以上768人,占9.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942人;少數民族有彝族1個民族,共1人,人口出生率8.3‰,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長率2.4‰。

截至2018年末,高峰鄉有戶籍人口7781人。

經濟

2011年,高峰鄉財政總收入1174.1萬元,比上年增長28.7%,年末各類存款餘額3723.7萬元,各項貸款餘額5246.4萬元。

2011年,高峰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3.6萬畝,人均4.6畝,農業總產值0.3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豌豆、馬鈴薯為主,生產糧食384噸,其中小麥375噸,豌豆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藥材,種植油料1000畝、藥材6200畝。

2011年,高峰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618.8萬元,比上年增長14.6%;農貿交易市場1處,馬鈴薯收購點3處。

2018年,高峰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高峰鄉有小學6所,在校生826人,專任教師53人,小學適嶺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13人,專任教師4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教育經費2435萬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高峰鄉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8個,藏書4萬餘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高峰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其中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1個;醫療床位12張,專業衛生人員13人,村醫11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750人次,住院治療12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815人,參合率98.4%。

社會保障

2011年,高峰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93戶,人數1350人,支出57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人,分散供養43人,共支出14.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21人次,支出10.7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3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748人,參保率72.4%。

交通

高峰鄉有內(官營)高(峰)公路過境,境內長3.9千米,鄉村公路11條,總長77.6千米,11個村全部通公交客車,汽車站日均發送3班客車,2011年,高峰鄉日客運量100人次。

視頻

高峰鄉文化廣場健身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