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 卡爾·馬克思 著,劉丕坤 譯,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目錄

內容簡介

《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是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獨立著作。它代表着馬克思主義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階段。特別是把異化問題跟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結合起來,是馬克思思想發展上的一次飛躍。因此,儘管《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它卻是馬克思的    作品之一。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中所闡發的思想,不僅直接為《神聖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態》,而且也在某種意義上為《資本論》做了理論上的準備。

作者介紹

劉丕坤(1919-1992),筆名:劉磊,曾用名:樊集、磊落。遼寧省營口市人。1938年,在吉林市第三國民高等學校任商科教員,同年考入哈爾濱學院。1943年,進入長春的電影公司,從事電影作品的翻譯工作。1950年,經考試入職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的編譯局,擔任編輯工作。1952年,調入人民出版社,在哲學編輯室、馬列著作編輯室擔任編輯工作。1981年,調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擔任經濟研究室譯審、《日本問題》雜誌副主編。

主要譯著:

1.《取得政權的道路》,[德]卡爾·考茨基著(三聯書店,1961年出版)。

2.《馬克思恩格斯和第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蘇]康捷爾著(三聯書店,1963年初版,1973年再版)。

3.《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德]卡爾·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3年再版)。

4.《邏輯學》,[匈】貝拉·弗格拉希著(三聯書店,1979年出版)。

5.《哲學中革命變革的起源——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蘇]列·尼·巴日特諾夫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出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