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來西亞聯邦5號公路

馬來西亞聯邦5號公路
霹靂州蘇丹宮殿─江沙皇宮
圖片來自馬來西亞觀光局

聯邦5號公路(馬來語:Laluan Persekutuan 5),簡稱:FT5,為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的三條主要南北向馬來西亞聯邦公路系統之一。聯邦5號公路北起霹靂州九洞,南至柔佛州的[士姑來]],途經霹靂州雪蘭莪[1]森美蘭馬六甲柔佛5個州屬,全長655.85公里。新建的西海岸大道也採用聯邦5號公路的走向從安順萬津

目錄

介紹

聯邦5號公路是馬來西亞半島的三條主要南北向聯邦公路,另兩個為聯邦1號公路聯邦3號公路。聯邦5號公路是3條主要道路中最短的,處於半島西海岸沿海一帶。聯邦5號公路起點位於柔佛州士姑來,並設有道路樞紐與位於半島中間的主幹道路1號公路銜接。聯邦公路從士姑來-笨珍高速公路(東西向)開始至小笨珍,並在笨珍之後沿海岸線往北至實兆遠

峇株巴轄轄區,聯邦5號公路構成聯邦50號公路巴南環島蘇加山路口的一部分;但聯邦5號公路,在峇株巴轄-居鑾路從蘇加山路口起,稱為聯邦50號公路。在蘇加山路口,聯邦5號公路改道至惹蘭佩塞萊,如此可從麻坡-峇株巴轄聯邦5號公路到達巴冬

在巴冬,聯邦5號公路路線改道惹蘭阿都拉曼,至麻坡,在聯邦5號公路前經過三個環形交叉卡利迪環島蘇萊曼環島本塔延環島) 路線再次回到本塔延環島的惹蘭巴克里聯邦5號公路,後來繼續作為 蘇丹依斯邁橋聯邦5號公路和惹蘭克桑聯邦5號公路。

巴力邦加交匯處,聯邦5號公路再次向左轉成為Lebuh AMJ聯邦5號公路。在克桑交匯處,聯邦5號公路路線改道馬六甲-麻坡路聯邦5號公路兩車道,而Lebuh AMJ本身路線編號變為聯邦19號公路。

麻坡-馬六甲路聯邦5號公路在都勇路口結束,在那裡與Lebuh AMJ聯邦19號公路重疊至塞馬博克交匯處,聯邦5號公路在那裡路線轉向惹蘭森馬布克聯邦5號公路。

聯邦5號公路穿過馬六甲市的舊街道,然後成為惹蘭騰克拉聯邦5號公路,在那裡構成了馬六甲-波德申路聯邦5號公路的一部分。馬六甲-波德申路聯邦5號公路在盧庫特結束,聯邦5號公路在此路線改道到惹蘭雪邦聯邦5號公路,而道路本身繼續作為芙蓉-波德申路聯邦53號公路。

雪邦縣,聯邦5號公路改道至惹蘭摩立聯邦5號公路。在摩立,路線兩次改道到吉蘭南路聯邦5號公路,然後改道到惹蘭蘇丹-阿拉姆沙阿聯邦5號公路到萬津。 在萬津,聯邦5號公路改道到惹蘭蘭加特聯邦5號公路到巴生。在巴生市,與聯邦2號公路惹蘭詹巴坦 哥打新邦利馬環島交匯處新邦都珠環島交匯處重疊,在此聯邦5號公路路線改道至惹蘭卡巴聯邦5號公路,後者是巴生–安順路的聯邦5號公路一部分,而惹蘭詹巴坦 哥打這條路線則繼續作為聯邦大道

巴生-直落安順路聯邦5號公路在8.05公里處,接近巴塔克兔,聯邦 5 號公路改道從蘇丹優素福橋聯邦5號公路到實兆遠,而巴生-直落安順路的路線編號便改為聯邦58號公路。由實兆遠霹靂州起至北端怡保,聯邦5號公路不再是主要的沿海幹道;它的角色由聯邦60號公路聯邦1號公路承接。從實兆遠,聯邦5號公路最後一次改道到 怡保-紅土坎公路聯邦5號公路到它在怡保附近的傑拉邦的北部終點站,此處的道路與南北高速公路北線 E1 和惹蘭瓜拉江沙聯邦1號公路經惹蘭傑拉邦 A1。

沿革

聯邦5號公路興建於西元1887年,是從馬六甲市梅利毛的一條公路。約在西元1897年,另一條從怡保到紅土坎的公路建成,其特色是穿過 霹靂河。西元1911年,柔佛州政府英國殖民政府合作,建築從新山株巴轄縣和麻坡的公路網。 因此,馬來西亞聯邦50號公路(峇株巴轄-居鑾-豐盛路)於西元1919年竣工,其中巴南環島至蘇加山路口的部分也構成今日之聯邦5號公路的一部分。

緊接著完成路段是麻坡-峇株巴轄的聯邦5號公路,於西元1929年竣工。同時,馬六甲-梅利毛的聯邦5號公路也延伸至麻坡。 同時竣工的還有馬六甲-波德申公路聯邦5號公路,它是作為馬來西亞聯邦53號公路(芙蓉-波德申公路)的延伸而建造的,該公路於西元1910年竣工。

西元1939年,沿海公路雪蘭莪州從巴生到雪邦以及從巴生和 安順 (霹靂) 的路段向駕車者開放。士姑來-笨珍的聯邦5號公路和峇株巴轄-笨珍的聯邦5號公路也在同年竣工。

西元1967年,聯邦5號公路的博打橋因巨大的洪水而倒塌,切斷了怡保和紅土坎之間的交通聯繫。因此,建造一座名為 蘇丹伊德里斯沙阿二世大橋的新橋替代。新的蘇丹伊德里斯沙阿二世大橋於西元1973年竣工,並於西元1973年2月通車啟用。麻坡的蘇丹依斯邁橋於西元1967年完工、通車啟用。

聯邦5號公路瓜拉雪蘭莪大橋、沙巴伯南橋於西元1980年竣工。瓜拉雪蘭莪大橋被命名為 蘇丹薩拉赫丁阿卜杜勒阿齊茲沙阿大橋

最後完成是從安順-實兆遠這個路段。被稱為雙溪霹靂 - 紅土坎西海岸公路項目,聯邦5號公路的最後一段是作為第五馬來西亞計劃下的項目而建造的。該項目包括1.3公里的蘇丹優素福大橋,這是聯邦5號公路沿線最長的橋樑。在橋樑建成之前,霹靂河對岸的村民,如直落雪蘭登甘榜勒基爾,不得不使用由附近的油棕屬莊園經營的河流渡輪服務。 蘇丹優素福大橋於西元1986年4月動工,於西元1988年竣工,並於同年11月 17日通車啟用,聯邦5號公路高速公路終於全面完工。

聯邦5號公路仍為馬來西亞半島西海岸的旅客和通勤者大量使用,並且不受 南北大道 E1 和 E2 的影響,因為聯邦5號公路高速公路遠離 E1 和 E2 高速公路, 此外,聯邦5號公路高速公路穿過馬來西亞半島人口最多的地區。 因此,聯邦5號公路高速公路的許多路段都被升級為分道公路或超四級公路。 例如,巴生-直落安丹路路段已升級為超四級公路,而聯邦5號公路怡保-紅土坎公路巴生-萬津公路士姑來-笨珍公路等路段均為分道公路,以應對日益增加的交通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