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颶風艾米莉英語:Hurricane Emily)是活躍程度創下新紀錄的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形成的第一場五級颶風,對加勒比海到墨西哥之間的廣大地區構成嚴重破壞。風暴於2005年7月10日在大西洋中部形成,屬佛得角型颶風,於7月14日穿越向風群島。系統總體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在經過加勒比海期間逐漸強化,於7月16日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五級颶風標準,創下自然年中形成日期最早的五級颶風紀錄。氣旋隨後以四級強度登陸尤卡坦半島,迅速穿越該半島後又進入墨西哥灣重新組織。7月20日,風暴以大型颶風強度吹襲塔毛利帕斯州,然後迅速減弱,不到24小時後便已消散。

7月16日,艾米莉的中心氣壓降至929毫巴,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260公里,打破颶風丹尼斯僅6天前創下的紀錄,成為一年中8月前形成的最強烈北大西洋熱帶氣旋。截至2014年,艾米莉仍然是有紀錄以來大西洋盆地形成日期最早的五級颶風,將颶風艾倫保持的紀錄提早了近3周,而且也是唯一一場在8月前形成的大西洋五級颶風[1]

目錄

氣象歷史

7月10日晚,第五號熱帶低氣壓在大西洋中部形成,再於7月11日晚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艾米莉」(Emily)。氣象機構起初預計氣旋會迅速增強,並朝西北偏西方向經過大安的列斯群島,但風暴實際上卻朝幾乎正西方向的向風群島前進,強度保持在熱帶風暴的中等水平。由於移動速度很快,艾米莉出現衰減,只能勉強維持結構。通常情況下,颶風行經的海域水溫會有所降低,但颶風丹尼斯經過的加勒比海部分海域水溫反而上升,所以更有利於熱帶氣旋發展。7月13日晚,艾米莉快速增強,並在經過多巴哥進入加勒比地區東部期間達到颶風強度。7月14日,氣旋以風力時速145公里強度登陸格林納達北部。

次日,風暴進入加勒比海東南部,該海域通常不利於熱帶氣旋發展,但艾米莉卻再度快速強化,中心氣壓有相當大幅度的下降,風速也相應提高,於7月15日清晨短暫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四級颶風強度。但在這天接下來的時間里,風暴強度有大幅波動,一度減弱成二級颶風,之後又重拾四級強度。7月16日,艾米莉又有顯著強化,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260公里,成為有紀錄以來大西洋盆地形成日期最早的五級颶風,也是有紀錄以來在7月形成的最強大西洋颶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在當時的實際操作中以為艾米莉這時尚屬四級颶風,但在風暴過後的重新分析中認定系統已達五級強度。氣旋繼續西進並略有減弱,以四級颶風強度從牙買加南部經過,再於7月17日以同等強度經過開曼群島。颶風接下來幾乎徑直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略有減弱,但仍屬四級颶風標準。吹襲科蘇梅爾島後,艾米莉於協調世界時7月18日早上6點30分從普拉亞德爾卡曼登陸。氣旋風眼直接從科蘇梅爾島上經過,風暴產生的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15公里[2]

視頻

颶風艾米莉 相關視頻

2020大西洋颶風季極端活躍?
颶風季即將來臨 美國氣象機構預測:大西洋颶風季或「極度活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