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風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風景》中國當代作家郭忠靜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風景

閒來無事,我最喜歡去父母家看看,陪陪父母。

那天,我從外面進來,習慣性地到處找娘。推開一扇門,娘親不在;又推開一扇門,娘也不在;再推開一扇門,娘還是不在。我找遍所有房間,樓上樓下,娘都不在。我焦急地跑上陽台,拖長了聲音:「娘——娘——娘——」還是沒有回答。我正納悶,把頭伸出陽台,扒在欄杆上往下一看,原來父母在樓下小花園裡種菜呢。想想父母都已年過古稀,耳朵有點背,我怎麼喊都聽不到也正常。我們經常勸年邁的父母別再種菜了,可和土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父母怎能放得下?早已習慣的生活方式怎能說變就變呢?父母總說:「我們要勞動勞動,身體才舒服!」

看着他們專注而陶醉的神情,我不忍打攪他們,就靜靜地扒在窗口往下看。

夕陽西沉,火紅的晚霞灑滿了整個小院,模糊間,小花園裡鍍上了一片金黃色。人家的花園裡到處是牡丹、月季、海棠……五顏六色,奼紫嫣紅,而母親的花園裡卻是香蔥、大蒜、芹菜……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這在周圍反倒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致,特別是大門口露台上那幾盆草莓更是惹眼。一顆顆熟透了的草莓,好似一個個身穿紅裙的美少女悄悄地躲在碧綠的葉片叢中,「猶抱琵琶半遮面」,形如「雞心」,大小不一,渾身長滿了細細軟軟的小刺,摸上去毛茸茸的,不像仙人掌的刺會扎人,可愛極了。這些草莓,起初只是一株,還是兄弟從他家花盆裡分過來的,後來越長越多。

於是,父母買了幾個花盆,又開着老年代步車到老家後面的土坎邊用塑料袋一袋一袋地拖了泥土過來倒在花盆裡。幾個月的時間,在父母的精心護理下,草莓已長成了七八盆,枝繁葉茂,碩果纍纍,遠遠望去,就像一塊綠色的地毯中點綴着的紅寶石。每次過來,我都忍不住摘幾顆嘗嘗,那股香甜的美味真是爽極了。

不知父母都在這勞作多久了,只見之前牆角那塊生硬的雜草地已被鏟得乾乾淨淨,還挖出了一排排不深不淺的小窩子,母親手裡拿着花花綠綠的幾個袋子,正準備規劃着撒種呢!我猜應該有小白菜、萵筍、胭脂蘿蔔、窩雞菜幾個品種吧。因為母親種地喜歡少量多樣,儘可能收穫多種類的五穀雜糧和新鮮蔬菜,滿足全家人在不同的季節享受到不同的口味。母親做事歷來細心,一手提着塑料袋,一手沿着每個窩子均勻地數好了兩三顆種子撒下,一窩一窩地撒,一排一排地點,撒完了一個品種又換另一個品種。父親攆着母親的腳印,彎着腰,拿着小鋤頭小心翼翼地把每一窩種子都輕輕地蓋上一層薄薄的土,一窩窩地蓋,一排排地填。昨天還雜草叢生的牆角眨眼間變成了一塊清清爽爽的小菜地。

看着年邁的父母辛勤地勞動,原本在地底下熟睡的幾條蚯蚓也不約而同地鑽出來幫幫忙,打打洞,松鬆土,從這頭穿到那頭,又從那頭爬到這頭,看着它們翻來覆去扭動着的身軀,父親欣慰地笑了,像是在感激它們,又像是在稱讚它們。接着就是澆水了,父親找來一個塑料桶和一把水瓢,二老默契地配合着,一個負責提水,一個負責澆水。

     父亲摇摇晃晃地提了五六桶水,母亲则一窝一瓢地慢慢浇水,水哗啦哗啦地流淌着,装满了一个窝子,又迅速移到下一个,一个挨一个,一排挨一排。刚刚撒下的种子和干燥几天的泥土久逢甘露般如饥似渴地滋滋地吸吮着,欢笑着,像是在积攒力量蓄势待发,以备茁壮成长。浇完种子,母亲又一瓢一瓢地挨个把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浇了一遍,父亲一步一步地不厌其烦地拎着水桶跟在母亲后面,刚才还垂头丧气的小花园瞬间精神抖擞,露出了笑脸。桂花树在鞠躬,石榴树在点头,茶花在摇摆,花园里一片喜气洋洋,像是在集体感谢父母给他们带来了甘甜的乳汁。

一隻美麗的布穀鳥也趕來湊熱鬧,站在桂花樹上歡快地舞蹈着,時不時「布穀、布穀」地叫着,仿佛在提醒人們「春耕在即,切莫偷懶」。母親抬起頭,雙手撐着腰,歇歇氣,對着鳥兒笑嘻嘻地說到:「沒偷懶,正忙着嘞!」父親打趣地說道:「咦,你還懂鳥語啊!」母親哈哈大笑,笑得那樣甜蜜,笑得那樣幸福,燦爛的笑聲迴蕩在花園裡,迴蕩在微微的春風裡。看着這一幕,我望向藍藍的天空,祈願上天不要辜負辛勤的父母,不要辜負善良的人們,願每個季節都有好的收成,願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

父親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蹣跚着走到牆角,一手拿起水杯,一手抬過一張小板凳,遞給母親,說:「累了吧,坐下喝口水!」母親朝着父親會心地笑了笑,接過板凳坐了下來,滿心歡喜地喝了一大口水。父親又順手摘了一顆熟透了的草莓,紅艷艷,亮晶晶的,揀去草莓上的小葉片,放在嘴邊輕輕吹了吹,遞到母親的嘴邊,笑着說:「我們自家種嘞,乾淨,衛生,放心吃嘛!」母親靦腆地笑笑,輕輕咬了一口,軟軟的,那酸酸甜甜的紅色汁液溢滿了口腔,那股甜味就像吃了蜂蜜一般。母親的喜悅揚在了臉上,甜蜜存在了心裡。

我屏住呼吸,靜靜地欣賞着這一美景,生怕有任何人褻瀆了這畫卷般的靜美。父母結婚五十多年了,印象中從來沒有吵過鬧過,歷來都是你讓着我,我遷就着你,和諧相處,相濡以沫,困苦時不離不棄,坎坷時互相勉勵,歡樂時共同分享。看着這一切,我的思緒拉回了從前。

小時候,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父親每天起早貪黑到遠在二十幾里外的工廠上班,家裡長年累月只有母親一人支撐着,田間,地里,山坡上,一年四季干不完的莊稼活,全靠母親兩手勞作。犁田耙地、栽秧割谷、肩挑背駝這些粗活重活本該由男人來完成的,在我家都是母親去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最艱難的歲月里,母親的肩膀磨破了皮,腳上打起了泡,腰也慢慢垂了下來。每次看着瘦小的母親扛着笨重的犁耙,我就暗自揪心,生怕把母親壓垮了,可生性堅強的母親從不說苦喊累。儘管一家人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我們三姊妹的學費,其它雜費,還是讓家裡捉襟見肘。

為了補貼家用,緩解困境,父親下了班常常到處打零工,有時夜半三更才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無論多晚,母親總會在煤油燈下縫縫補補、洗洗刷刷等着父親回來。父親進門洗漱完畢,剛坐下,母親總會把熱氣騰騰的飯菜送到父親手上。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母親勤儉持家的場景,漸漸讓我理解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下,我們也從來不敢奢侈浪費,該用的用,不該用的絕不浪費一針一線一米一粒,在後來教育子女時,我們也逐步引導他們發揚艱苦樸素風格,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夕陽漸漸收斂光芒,變得溫和了,絲絲涼意隨風而來,夜幕緩緩降臨,布穀鳥也不知躲哪去了,整個小區恢復了寧靜,靜得只聽到風悄悄溜過的聲音

父母收拾完畢,相互攙扶着走進了家。[1]

作者簡介

郭忠靜,貴州省作協會員,現供職於貴州省貴陽市清鎮市文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