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韋天寶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目錄

1基本內容

目錄

1基本內容

韋天寶(1786—1821),字介圭,號絅齋,清代廣西武鳴縣羅波鄉鳳林村韋靜屯人[1]。少年入私塾,19歲補弟子員後就讀於桂林秀峰書院。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考取舉人[2],與其父韋有綱(嘉慶舉人)成為縣內父子同朝舉人。鳳山土州(今屬鳳山

縣)土司慕其才華,聘為幕僚。他赴鳳山土司,邀聘時沿途見土州轄區內的老百姓十分貧窮,而賦稅、徭役深重,極為感慨。在《抵鳳署感作》一詩中

道:「十月蘭陽道,窮檐不忍看!官貪征賦急,少丁避徭難。雞黍供賓減,人煙入望寒,轄軒誰下問,康濟苦無端!」就任後力勸土官栽減徭賦。由於土

司頑固,因議事不合離去。嘉慶二十四年(1819)秋,到山西省代州(今代縣)任執斗山書院山長。嘉慶二十五年(1820)考取進士,授四川省重慶府巴

縣知縣。道光元年(1821年),至成都5個月病卒,年僅35歲。着有《斗山書院學規十則》1卷;《存悔堂遺集》4卷, 分《讀書解悟》、《師友講論》、《治平要語》、《時文》等,由其子韋豐華整理刊行[3]

詞條標籤: 人物清代武鳴縣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