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地球大氣的均質層頂以上, 空氣成分隨高度而變化的大氣層。

中文名非均質層

外文名:heterosphere

同義詞:非勻和層,非均和層

位 置:均質層頂85~100km以上

性 質:空氣成分隨高度而變化的大氣層

目錄

簡介

地球大氣的成分及其分布狀況非常複雜,因此造成大氣的垂直結構也十分複雜。由於地球自轉以及不同高度大氣對太陽輻射吸收程度的差異,使大氣在水平方向比較均勻,而在垂直方向呈明顯的層狀分布。氣象學上將大氣分層以便進行區分,其中一種分層方式,按大氣的化學成分結構,可以把大氣分為均質層和非均質層 。

均質層指從地面到86~90km高度,包括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和部分熱層在內的大氣層,其中的大氣由於湍流擴散作用而均勻混合,大氣中各種成分的比例除臭氧等可變成分外在垂直方向保持均一 。大氣均質層以上的大氣層稱為非均質層,又稱非勻和層。非均質層位於距離地面85~100km以上,包括外層和大部分的熱層 。非均質層內,大氣化學組分隨着垂直高度的不同而變化。

產生原理

在非均質層里,由於空氣稀薄且缺乏環流作用,氣體微粒可以有足夠的自由移動的空間,而不與其他粒子相互碰撞(發生混合) [1] 。因此,空氣組分按照原子(分子)質量分層排布。造成了非均質層的下層主要由較重的原子(分子)如氧、氮等組成,而上層主要由較輕的元素如氫組成 。

各高度的大氣組分

非均質層大氣各成分的比例隨高度而變化,總體來說,大氣平均摩爾質量隨高度逐漸減小。在500km高度處,大氣的五種主要中性成分是O、He、N2、H和O2;到1000km高度處,就只有He、H和O了。在非均質層的不同高度處,自下往上,數密度最大的氣體成分依次為氧原子(180~650km)、氦原子(650~1000km)及氫原子(1000km以上)。氧原子濃度的峰值約在100km高度處,其相對濃度則隨高度而迅速增加。這是因為高空的太陽紫外輻射強,光解作用生成的原子氧多,而氣體分子密度小,碰撞頻率也小,複合機會少,使原子氧能夠成為一個穩定的成分。此外,非均質層空氣的各種成分隨高度的分布還和太陽活動有關。


視頻

均質性是什麼?都存在於什麼領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