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雅爾塔體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雅爾塔體系是中國的一個學術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蘇、美、英三國首腦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和溫斯敦•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於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議,討論了關於攻擊法西斯德國、德國的占領與管制、德國的賠償、關於聯合國會議、關於被解放的歐洲宣言、關於和平時期保持並加強在戰時所實行的合作以及蘇聯對日作戰等問題。會議秘密簽訂了《雅爾塔協定》,發表了《克里米亞聲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使國際關係格局發生了轉變,而且發生於二戰後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類歷史推進到「電子信息時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削弱了英法兩國勢力,使之成為二等國家,大大改變了世界格局,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關係舞台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兩極格局。

雅爾塔體系的形成

雅爾塔體系的主要內容是在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上確定的。在原則上倡導和平,民主,其中最主要內容包括:處置戰敗國,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重新確定戰後歐亞的政治地圖,重劃法西斯戰敗國及其被占領地區的疆界;建立聯合國,等等.

雅爾塔體系的實質

前期是美國企圖稱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以後成為第三世界伸張正義的工具。雅爾塔體系是建立在美蘇兩極格局基礎上的,美蘇憑藉其軍事、經濟勢力在世界劃分勢力範圍。美國在二戰後其軍事經濟實力膨脹,根據自身的戰略需要,意欲領導整個世界;而蘇聯的軍事力量也由於戰爭的到壯大,也想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於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差異、國家利益的衝突兩大國由戰時的盟友變為戰後的對手,其對峙經歷了「冷戰」和「爭霸」兩個階段。

冷戰編輯本段回目錄

二戰後,遏制共產主義的叫嚷喧囂起來,美國充當了國際憲兵的角色,對蘇聯推行除戰爭以外的冷戰政策。冷戰政策在輿論上的表現是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它是冷戰的信號;冷戰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現是杜魯門主義,它是冷戰的宣言書、是美國全球擴張的標誌;冷戰政策在經濟上的表現是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它是杜魯門主義在經濟上的大規模運用。冷戰政策在軍事政治上的表現是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和華約的建立是兩大陣營對峙局面的標誌。 六十年代,由於蘇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中蘇關係惡化,社會主義陣營不復存在;七十年代,歐共體和日本經濟崛起,要求在經濟政治上獨立自主、不願唯美國馬首是瞻,於是,資本主義陣營分裂,兩大陣營對峙局面終為美蘇爭霸所取代 。

美蘇爭霸歷經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50年代至60年代,其特徵是互有攻守,其代表性事件是古巴導彈危機;第二階段60至70年代,其特徵是蘇攻美守,其代表性事件是蘇聯進攻阿富汗、尼克松調整對外政策;第三階段80年代,其特徵是美攻蘇守,代表性事件是美國星球大戰計劃。

兩極格局前景

雅爾塔體系風雲變幻四、五十年,美國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樣隨心所欲的去支配西歐各國,他們要求獨立發展本國經濟,推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同時東歐國家也在反對蘇聯的控制,並積極謀求同西方發展關係。

70年代,美歐日經濟三足鼎立,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動搖;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俄羅斯經濟發展、中國改革開放異軍突起,這都成為多極化的一極,兩極格局演變為世界多極化趨勢。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同前三次世界格局的演變有其不同之處:一、沒有新的世界大戰;二、不是將戰勝國的意志強加給戰敗國;三、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緩慢的演進過程。

雅爾塔體系的主要內容有

1打敗德,日法西斯,並在兩國徹底剷除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以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

2重新繪製戰後歐亞地區的政治版圖,特別是重新劃定德國,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領地區的歸屬於邊界。

3建立聯合國際組織,作為協調國際爭端,維持戰後世界和平的機構。聯合國的核心機構安理會的表決程序實行「雅爾塔公式」,即「大國一致原則」。 以美蘇中英法五大國為核心,以聯合國為主導,保護中小國家的安全,維持世界和平。 4對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現託管計劃,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

雅爾塔體系解體

蘇聯雖然成為惟一能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但其國內政治生活僵化,經濟機制活力衰退,經濟發展迅速下降,社會矛盾重生,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執政,提出了加速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改革方針,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然而,改革走進了死胡同。

東歐劇變使社會制度發生改變,新政權向西方靠攏,是蘇聯構築的政治,經濟,軍事體系全線崩潰。

蘇聯公布《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使蘇聯變成一個鬆散的邦聯。爆發了八一九事件。改變了蘇聯國內政治力量的對比,國家政權性質發生了根本的改變。1991年12月,俄羅斯等11國領導人簽署《阿拉木圖宣言》蘇聯完全解體,戰後存在40多年的兩極格局崩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