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陳涉不可輕》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續筆》卷十四。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1],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目錄

原文

揚子①《法言》:「或問陳勝吳廣,曰:『亂。』曰:『不若是則秦不亡。』曰:『亡秦乎?恐秦未亡而先亡矣。』」李軌以為:「輕用其身,而要乎非命之運,不足為福先,適足以為禍始。」予謂不然。秦以無道毒天下,六王皆萬乘之國,相踵滅亡,豈無孝子慈孫、故家遺俗?皆奉頭鼠伏。自張良狙擊之外,更無一人敢西向窺其鋒者。陳勝出於戍卒,一旦奮發不顧,海內豪傑之士,乃始雲合響應,並起而誅之。數月之間,一戰失利,不幸隕命於御者之手,身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項氏之起江東,亦矯稱陳王之令而度江。秦之社稷為墟,誰之力也?且其稱王之初,萬事草創,能從陳餘之言,迎孔子之孫鮒為博士,至尊為太師,所與謀議,皆非庸人崛起者可及,此其志豈小小者哉!漢高帝為之置守冢於碭,血食二百年乃絕。子云指以為亂,何邪?若乃殺吳廣,誅故人,寡恩忘舊,無帝王之度,此其所以敗也。

注釋

①揚子:即楊雄(前53—18),一作「揚雄」,字子云,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人,漢族。西漢學者、辭賦家、語言學家。字子云。揚雄少時好學,博覽多識,酷好辭賦。口吃,不善言談,而好深思。家貧,不慕富貴。

譯文

西漢揚雄的《法言》中說:「有人問陳勝、吳廣是什麼樣的人,我的回答是:『亂臣。』對方又說:『但如果他們不首先起事,那麼殘暴的秦朝就不會滅亡。』我說:『滅亡秦朝嗎?恐怕秦朝未滅而他們自己就已經死了。』」隋朝的李軌認為:「陳勝和吳廣在時機尚未成熟的情況下,輕舉妄動,鋌而走險,不但不能為人民帶來幸福,相反卻造成了沉重的災難。」我的看法與揚雄、李軌有別。無道的秦朝殘害天下,塗炭生靈,原來的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國也都是實力雄厚的大國,卻接踵為暴秦所滅,難道這六國的人都沒有孝子賢孫和家族傳統嗎?為什麼都恭恭敬敬地拜伏在秦人的腳下呢?除了韓國的張良曾在博浪沙狙擊過秦始皇之外,竟沒有一個人敢於挑戰泰王朝。陳勝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微不足道的小戍卒,一旦奮不顧身地揭竿而起,天下的英雄豪傑才開始雲集響應,共同伐秦。數月之間,因一戰失利,陳勝不幸被車夫所殺。雖然死了,但是他所任命和派出的王侯將相卻最終推翻了秦朝。項梁和項羽在江東起兵後,也是假借陳王的命令渡過長江的。秦朝的殘暴統治被推翻,這究竟是誰的功勞呢?難道不主要是陳勝、吳廣的功勞嗎?而且,陳勝稱王建國之初,萬事草創,忙得焦頭爛額。卻能聽從陳餘的話,迎立孔子的後人為博士,以至尊奉他為太師,他們在一起所商議的事情,絕非平庸之輩崛起後所能想到和做到的,就憑這一點,難道不足以說明陳勝的志向之遠大嗎?漢高祖劉邦為他在碭縣設置守冢戶,使他享用祭祀達二百年才告斷絕。揚雄指斥陳勝為亂臣,不知是何緣故?至於殺吳廣,誅殺老朋友,寡恩少義,忘記舊情,缺乏帝王的度量,這才是陳勝之所以失敗的真正原因。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陳涉不可輕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

  1. 困學紀聞,古詩文網
  2. 洪邁—南宋著名文學家,搜狐,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