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宗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宗器(1898-1960,英文名Packer C. Chen)字步清,號伯簋,又號君衡、道衡,浙江新昌人。

個人簡介

1929年作為第二批團員參加考查團,當時是中央研究院助理員,原打算是讓他作為安博特在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方面的助手參加工作的。因為當時他和另外3個瑞典學者1929年5月未被新疆掌權的金樹仁允許進入新疆。隨後他作為霍涅爾的助手,1931年從河西走廊酒泉逐步到達羅布泊一帶,測量湖的輪廓和它的變遷經過,後來又到祁連山內考察藏民居住地的風土人情。直到1933年5月才離開考查團。旋即根據赫定要求參加了綏新公路查勘隊,於1934年4月再次和赫定一起去羅布泊考察,先後於5月下旬和8月初兩次去樓蘭。在西北考察將近5年,3次到達樓蘭,是中方當時在西北地區考察、工作時間最長的中國學者之一。期間在內蒙和甘肅北部作天文測定(經緯度)。後來由斯文赫定出資到德國留學。1943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所研究員。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辦公廳副主任、地球物理所副所長。他是我國地磁學的奠基人。

生平及成就

陳宗器(1898—1960),地磁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參加了斯文赫定為首的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1929—1934年間深入大西北從事野外考察,沿線進行了地形測量,並精確測定了羅布泊的位置與形狀,他開創了中國的地磁科學事業,建立並領導了若干重要台站。他與劉慶齡發表了《中國地磁測量結果之初步報告》等著作。後期從事科學管理與領導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1898年7月27日生於浙江省新昌縣,父為廩生,家境較富。早年在新昌、寧波等地讀小學、師範,並擔任過小學教員。1919年初自費去日本留學,在日本期間參加過中國留學生反對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中賣國行為的示威遊行。因病於1920年回國。

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工科,1924年改入東南大學物理系,於1925年畢業。大學畢業後,受聘於遼寧莊河師範。1年後回鄉辦中學,並就任新昌中學第一任校長。在多方籌集經費併到處招聘合格的教員後,終使學校教學能正常進行。「4.12事變」後,因隱匿共產黨人童志沂脫險,得罪了國民黨縣黨部,被迫於1928年辭職。由葉企蓀介紹到清華大學工程學系任助教。

1929年5月到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到任後即被派往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工作,擔任天文、地形測量,併兼作磁偏角的測量。10月由綏遠出發到額濟納旗,沿額濟納河(弱水)南下,經肅州(酒泉)入祁連山考察。

1930年冬由敦煌西行至南疆,測量塔里木河改道以後的羅布泊的位置。1931年夏到1932年在柴達木和額濟納河流域及其終點湖泊蘇古諾爾和嘎順諾爾地區進行考察。1933年提出考察報告後回物理研究所。

1933年夏鐵道部組織綏新公路察勘隊,陳宗器仍被聘,擔任地形和天文測量工作。10月由綏遠出發西行至南疆,從尉犂乘舟沿塔里木河東下,考察新的塔里木河下游的情況。1935年1月經西安回南京,提出考察報告。

1935年8月回物理研究所,又到南京紫金山地磁台工作。1936年3月至6月,從廣州到上海一帶進行地磁測量。

1936年9月赴德國留學,入柏林大學自然科學院專攻地球物理學,並在波茨坦地球物理研究所進行地磁研究工作。

1939年陳宗器對德國發動世界大戰不滿,毅然離開德國到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研究部從事物理探礦工作。

1940年4月回國,被任命為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同年10月赴已從南京遷往廣西丹州的地磁台工作。

1941年春在廣西桂林良豐籌建雁山地磁台,併兼任廣西大學教授。同年8月至12月率隊到福建崇安,進行日全食觀測。

1944年初被任命為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地磁台主任。

1944年夏,日本侵略者繼續南下,已正常工作1年多的雁山地磁台只得放棄。陳宗器負責物理研究所和職工、家屬的搶運和疏散,經貴州到四川重慶北碚。在購地建所後,開展詳細的地磁測量工作。

1946年物理研究所又遷往上海,1947年物理研究所地磁部分調整到氣象研究所,並遷往南京北極閣。1948年因解放戰爭又遷往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中央研究院及上海辦事處負責人均逃離上海,陳宗器被上海各所公推為上海辦事處主任,與各所領導一起抵制上海各所遷往台灣,並組織職工和家屬保衛滬區各研究機構和職工、家屬免受騷擾和破壞;同時還參加上海大學校長聯誼會,迎接解放。

上海解放後,協助軍管會接管有關單位,1950年先後被任命華東辦事處秘書處長、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兼南京辦事處主任。1951年3月和5月分別辭去南京辦事處和華東辦事處職務,專任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併兼任南京大學教授。

1952年1月兼任中國科學院辦公廳副主任,分管基建、器材、總務等處工作。1955年底辦公廳改組,兼任管理局局長,主持科學院的建設和規劃。1956年辭去院辦公廳副主任的職務,回所參與所的領導工作和地磁研究室的工作,親自組織籌建北京一批地磁台站,完善上海余山台,初步建成全國地磁台網,並主持籌建電離層觀測站和宇宙線台。使地磁研究室具有包括基本磁場、變化磁場、古地磁、電離層、宇宙線等諸多學科的研究室。

1947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成立時起,陳宗器一直擔任學會領導(秘書長),並任國際地球物理年中國委員會學術秘書(主席是竺可楨),為地球物理國際合作開創了新的一頁。他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主要發起人之一,國際地球物理年(IGY,1957—1958)期間的大規模科學活動,有許多國家參加。他積極參與了中國委員會的組織工作,並任秘書長承擔了繁重的工作。

1951年5月陳宗器在南京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1956年8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12月患病出院後,未痊癒,就堅持參加緊張的科研工作。直到1960年2月病又復發。病危前夕,仍舊向前往探望的同志們指示和安排工作,並詢問院和所的研究情況及中蘇合作問題。

1960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終年62歲。

西北荒原科學考察,成就卓越

1929年夏至1934年夏的5年內,陳宗器在內蒙古、祁連山、柴達木、新疆等沙海連天、荒無人煙、極為艱苦的地區,完成了這一地區舉世矚目的綜合科學考察任務,開闢了我國西北荒原地球科學事業。

1929年物理研究所派陳宗器參加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擔任天文、地形測量工作,併兼管磁偏角的測量工作。從綏遠出發經百靈廟西行至額濟納旗,沿額濟納河(弱水)南下,經肅州(酒泉)進入祁連山考察。1930年冬,由敦煌西行出玉門關至南疆測量塔里木河改道以後的羅布泊的位置。1931年夏,去柴達木盆地考察。該年冬返回肅州(酒泉)。1932年在額濟納河流域及其終點湖泊蘇古諾爾(索果湖)和嘎順諾爾(嘎順湖)一帶進行考察,1933年5月回物理研究所。

不久,鐵道部組織綏新公路察勘隊,瑞典人斯文赫定擔任團長,陳宗器仍被聘。1933年10月從綏遠出發,經百靈廟,額濟納旗、哈密、吐魯番等地入南疆考察;由尉犁乘獨木舟沿塔里木河東下,考察新的塔里木河下游的情況。1935年返回物理研究所。

這5年的西北荒原的科學考察,真可謂歷盡千辛萬苦,正如他撰寫的《羅布淖爾與羅布荒原》的專著中寫道:「羅布荒原除兩極之外,可稱世界最荒涼之區域」,「余等在此中旅行4個月(不足二天),並未見一人」,關於乾旱無水的情景,曾記述:「自三德廟以西1000餘里,儘是戈壁,水草極少,有時行200里尚不見水草,即可帶之水也只能供吃喝,禁止洗滌,牲口有時乾渴三四日,駱駝尚可,馬便耐不住,渴死了」。他擔任天文測量工作,常要夜晚露天工作,晚上要在星光下度過,夜間天氣嚴寒,有時嚴冬接連露宿數日,甚至有時因所帶糧食用完,挨餓幾天。

著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對陳宗器的高度評價說:「我從來沒有要求他這樣做。讓任何人在最熱的2個月裡(41℃)牛虻和蚊蟲密集的地方工作,冒着日曬病的危險,那真是太殘酷了」。即使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一有空餘時間他仍抓緊時間讀書學習。 在5年的艱苦條件下完成的科學考察工作主要成就表現在:陳宗器對額濟納河流域,祁連山、柴達木及南疆部分地區,進行了地形測量,並首次精確地測量了羅布泊的位置與形狀,數十年後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出版的「空間遙感圖象的分析應用」一書,其中用「陸地衛星—1」的照片分析羅布泊第V階段湖岸所包圍的羅布泊的形狀與大小,就與陳宗器當時的測繪完全一致。首次對塔里木河、孔雀河、孔達利亞河的流量進行了測量。在數年考察中,還拍攝了大量的極有價值的照片。陳宗器是當時唯一的3次進入樓蘭地區的我國自然科學家。

由於他在西北科學考察方面的卓越成就,獲瑞典國王特頒北極星勳章。

個人履歷

1898年 7月27日 出生於浙江省新昌縣。

1918年 畢業於浙江省第四師範學校。

1920—1924年 在南京高等師範工科學習。

1924—1925年 獲東南大學物理系理學士。

1928年 任清華大學工程學系助教。

1929年 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助理員。

1929—1933年 為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團員。

1933—1935年 為鐵道部綏新公路察勘隊隊員。

1936—1939年 在柏林大學攻讀「地球物理學」和「地磁學」。

1939—1940年 在倫敦帝國學院研究部工作。

1940年 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1944年 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地磁台主任。

1947年 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研究員。

1948年 兼中央研究院上海辦事處主任。

1949年 任中央研究院院務委員會常委兼上海辦事處主任。

1950年 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1952年 兼中國科學院辦公廳副主任。

1955年 兼任中國科學院管理局局長。

1956年 任國際地球物理年中國委員會秘書。

1960年3月4日 逝世於北京。

主要論著

1 Packer C Chen(陳宗器).Alternating Lakes.Geograffiska annaler,Stock-holm,1935.

2 陳宗器,尤寅照,龔繼成.綏新勘路報告.錫山尤氏叢刊,1935.

3 陳宗器.羅布淖爾與羅布荒原.地理學報,1936,3(1):18—49.

4 陳宗器.西北之地理環境與科學考察.方志,1936,9(2):84—97.

5 Packer C Chen(陳宗器).Untercuchungen uber die Verwandungsmog-lichk eiteiniger neuerer ferromagnetischer legierungen fur die erdmag-netische Messtechnik,Geophysikalisches Institut,Berlin Universitat1939.

6 陳宗器等.東南觀測隊地磁報告.中國日食觀測委員會出版,1941.

7 陳宗器,陳志強,吳乾章.福建地磁測量報告,1941.

8 陳宗器.日蝕電離層及地磁之相互關係.天氣,(福建省氣象局)1942(4).

9 陳宗器.中國境內地磁觀測之總檢討.學術彙刊,1944,1(2):99—126.

10 陳宗器.四川北碚區之地磁測量.地球物理學報,1949.

11 Packer C Chen(陳宗器).C L Liu(劉慶令).The Geomagneti c Condition of Southeastern China.Sciand Tech.1947,1(1).

12 Packer C Chen(陳宗器).C L Liu(劉慶令)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Results of Geomagnetic Surveyin China,1946—1947.J.oftheChineseGeophysical Society,1948,1(1):78—87.

13 Packer C Chen(陳宗器).Adetailed Geomagnetic SurveyofPehpeiDis-trict,Szechuan,China.J.of the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19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