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陸建新

來自 深圳南山網 的圖片

陸建新,男,漢族,1964年7月生,江蘇南通人,200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南京建築工程學院(現南京工業大學)工程測量專業畢業。獲得「中國建築勞動模範」[1]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國企敬業好員工」「中國好人」等榮譽表彰。

現任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工程師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施工總承包項目部技術副總監等職。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工程師[2]

出生日期---- 1964年7月

出生地點----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工程師

主要成就----全國道德模範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畢業院校----南京建築工程學院

職 稱 ----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先進事跡

1982年畢業於南京建築工程學院(現南京工業大學)工程測量專業,同年進入中建工作至今。

多年來,陸建新像釘子一樣「釘」在建築施工行業最前線,從最基層的測量員一步一步成長為鋼結構建築施工領域頂級專家,參與承建國內7幢百層高樓中的4幢,帶領團隊將中國超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推向世界一流水平,被譽為「中國樓王」。

陸建新憑藉高超業務能力,屢屢刷新「中國高度」。1982年,陸建新18歲,在中國第一幢超高層建築深圳國貿大廈從事施工測量,從此與超高層建築結下不解之緣。他見證並參與了中國超高層建築從無到有、中國建築從100米級高度逐步攀升至600米級世界高度的全過程,親自參與創造了深圳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深圳地王大廈「兩天半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和廣州西塔「兩天一層樓」的世界高層建築施工速度新紀錄。1994年,建設當時的亞洲第一高樓深圳地王大廈時,他創新測量方法,將大樓整體垂直偏差控制在當時代表世界最高水準的美國標準允許偏差的1/3以內。該測量方法成為鋼結構安裝行業測量標準工藝並沿用至今。

陸建新孜孜不倦刻苦鑽研,不斷破解技術難題,將中國鋼結構建築施工技術推向世界領先水平。他主持研發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超高層複雜體系巨型鋼結構安裝成套技術」等11項科技成果被鑑定為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主持和參與完成的國家專利達400餘項,參與完成的成果獲4項國家科學進步獎。在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項目,他研發出世界領先的「懸掛式外爬塔吊支承系統及其周轉使用方法」,減少1100多個塔吊使用台班,縮短工期96天,創造直接經濟效益7680餘萬元。該方法在全國多個項目推廣應用,獲得2017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特別金獎。

陸建新勤奮敬業,甘於奉獻。他始終紮根在條件艱苦的施工一線,從事施工測量長達14年,干過塔吊裝卸工、開過卷揚機,即便在職位升遷後,仍堅持在施工現場工作。他在工程質量上嚴抓細摳、精心打造,用毫米的刻度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工匠精神的踐行者。他甘為人梯,無私傳授知識經驗,培養出40多位項目負責人、總工程師,一大批昔日的徒弟、同事成長為中建鋼構的業務骨幹。他捨棄安逸,多次婉拒其他企業的高薪聘請。

人物榮譽

陸建新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

2018年4月28日,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2018年10月24日,作為廣東省改革開放相關方面代表,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

2019年6月26日,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公示名單。

2019年9月,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獎 、廣東省「南粵楷模」榮譽稱號。

2020年10月,被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表彰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

2020年11月,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表彰。

2021年11月,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人物事件

2021年12月31日,參加《元氣森林·江蘇衛視2022跨年演唱會》。

視頻

「中國摩天大廈第一人」陸建新:將歲月留在建築上 2022年1月13日發布

陸建新:以「中國高度」建「天空之城」 2019年7月19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