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俱舍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阿毘達磨俱舍論)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毗達磨俱舍論
原圖鏈接

《俱舍論》,全名《阿毗達磨俱舍論》,共三十卷,為世親菩薩所造,玄奘大師翻譯,收錄在《大正藏》第二十九冊。本頌六百頌,長行註解八千頌。 在中、印佛教思想史上,被譽為「聰明論」,或「以理為宗」。[1][2]

《俱舍論》包括了有部阿毗達磨論如《發智》、《身論》和《法蘊》等六足論以及《大毗婆沙論》的要義,乃依據《毗婆沙論》來解釋阿毗達磨,是一部批評毗婆沙師的有部學說之書。

在《俱舍論》未經傳譯之前,中國研究阿毗達磨以《雜心論》為主,至《俱舍論》譯出之後,逐漸改宗《俱舍》,遂有俱舍師。並撰出一些註疏。自從玄奘重譯論文 而後,因其解釋法相簡明完備,可作研究唯識學說的階梯,很受當時學人的重視,遂又形成研究新論的風氣。玄奘門人所作的新譯《俱舍》的註疏中,最著名的三家 為:神泰作《疏》,普光作《記》,法寶作《疏》各三十卷。[2]


後世《俱舍論》之註疏

俱舍論頌疏》凡二十九卷或三十卷。全稱《阿毘達磨俱舍論頌疏論本》。 又作俱舍論頌疏論本、俱舍頌疏、俱舍論頌疏、俱舍論頌釋。 略稱頌疏。 係解釋俱舍論六百行頌之作。 唐代圓暉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撰者圓暉受晉州刺史賈曾之請,就俱舍論之頌,去其繁雜,針對要點,加以註釋,故行文簡易,頗盡其要,為研究俱舍論之重要入門書。 [2]


參考資料

  1. 李志夫. 試論《俱舍論》在佛教思想史中之價值,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 (p47-67): (1990). 中華佛學研究院. 2016-03-28 (中文). 
  2. 2.0 2.1 2.2 唐‧圓暉法師. 俱舍論頌釋疏. 佛陀教育基金會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