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曼德·魯林的肖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梵高油畫作品(自畫像)原圖鏈接來自 正一藝術 的圖片

阿曼德·魯林的肖像》是梵高(凡高)的一副油畫作品。

油畫是以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作為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畫面所附着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憑藉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1]

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存世的西方繪畫作品主要是油畫作品[2]。隨着時間的發展,油畫逐漸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麗莎[3]表現的一個普通婦女並廣為流傳,19世紀後期,隨着科技發展,許多新材料應用於油畫領域,如丙烯顏料,油漆等。

作品信息

1888年12月 阿爾 布面油畫 66x55cm 德國埃森富克旺博物館

這幅畫描繪了阿曼德酷酷的裝扮,優雅的姿態,生動的黃色外套,粉紅的襯衣領子,黑色帽子、背心和領帶,但表情似乎有些傷心,或者因為坐着感到無聊。他的身子填滿了畫面,給人一種自信、男性化的年輕人的印象。阿曼德是凡高的好友郵差魯林的兒子,2017年6月他因電影《至愛梵高》而火了一把。該片的主角就是這幅畫中的阿曼德,為了替其父親郵差約瑟夫·魯林送一封凡高生前寫給弟弟提奧的信而踏上了漫長的旅程,凡高的死因也隨之浮出水面。據說為了拍這部片子兩位英國導演準備了七年,深入研究凡高的800封書信和相關書籍,並在全世界找了15個國家的125位畫家,畫出65000張與凡高生活和作品有關的油畫,構成這部95分鐘的動畫長片。

油畫的發展

油畫的前身是15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後經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對繪畫材料等加以改良後發揚光大。後人因揚·凡·艾克對油畫藝術技巧的縱深發展做出的獨特貢獻,譽其為「油畫之父[4]」。近代油畫多用亞麻子油調和顏料,畫家可以畫出豐富、逼真的色彩。油畫顏料不透明,覆蓋力強,所以繪畫時可以由深到淺,逐層覆蓋,使繪畫產生立體感。

中國是在康熙年間,傳教士郎世寧、潘庭章、艾啟蒙等以繪畫供奉內廷,從而把西方的油畫技法帶入了皇宮清代廣州十三行成為中國唯一的通商口岸,「外銷畫」是外銷品之一,洋畫家也來此謀生,並收徒授業,培養出第一批中國油畫家,代表人物有史貝霖、關喬昌、關聯昌,史貝霖是「中國最早的油畫家[5]」。19世紀30年代後,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來華傳授水粉畫技法,大大提升了廣州「外銷畫」水準,關喬昌即為其高徒,關喬昌的《老人頭像》曾入選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展,是最早在歐洲畫展上亮相的中國畫家[6]

視頻

阿曼德·魯林的肖像 相關視頻

中國油畫百年(上集)
油畫技法很嫻熟,遇見藝術,美術印象館的微博視頻

參考文獻

  1. 油畫歷史影響與技法 ,搜狐,2018-03-19
  2. 油畫簡介 ,道客巴巴,2013-01-03
  3. 西方繪畫--蒙娜麗莎 ,搜狐,2018-09-21
  4. 油畫的表現手段有哪些,金投網,2013-11-08
  5. 史貝霖:中國最早的油畫家 ,搜狐,2015-12-04
  6. 遺失的外銷畫還有那些「呱呱叫」的畫師們,搜狐,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