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涇渭分明」(劉文俊)
作品欣賞
「閒話「涇渭分明」
小時候,老師教授成語,講到「涇渭分明」的時候,解釋說:「涇渭分明」源自陝西的涇河、渭河。涇、渭二水在陝西高陵合流,匯聚處一清一濁,清濁分明,因此便衍生出成語「涇渭分明」。將來,你們有機會陝西了,可以移步高陵,現場感受下啥是「涇渭分明」。
那時候,我一個農村娃,活動範圍局限於鄉鎮,縣城都很少去。飛越上千公里,從渤海之濱到秦嶺腳下,去現場溯源一個成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老師的話,雖然讓我心生萌動,但從未抱有成行的心思和想法。事情就這樣擱下了。
大學畢業,我被分配到三秦大地工作,毗鄰高陵。讀書寫字的時候,觸碰到成語「涇渭分明」,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小時候老師講過的話、寄予的期望,萌生了一種切身感受「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的願望。可是距離近了,心卻懶了,總感到高陵這麼近,有的是機會,願望就一直是個願望,多少年也沒有成行。這可能也是許多人的通病,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知道珍惜,躺在身邊的景致常常不急於賞識。不少人對於身邊的著名的景點,一輩子也沒有去看過一次。
一天,外地的一個朋友來陝,點名遊歷高陵,我欣然同意,且心中暗喜,高陵之行,既能夠陪伴朋友,又能夠了卻自己多年的心愿,一舉兩得。
一路上,兩個人聊起了「涇渭分明」的話題,邊聊便查(百度),邊查邊聊,基本上弄清了「涇渭分明」的來龍去脈。
歷史上,第一次對「涇渭分明」奇異景觀記載的,應該是《詩經》。《詩經·邶風·谷風》里有「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的詩句。湜湜者,水清也。意思是說涇水同渭水相比較,顯得渾濁,但它靜止不流時是清澈的。這大概是成語「涇渭分明」的源頭了。
一般認為,「涇渭分明」的雛形形成於唐代。唐代詩人杜甫《秋雨嘆三首》中寫道「闌風長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雲。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這「濁涇清渭何當分」大概就是成語「涇渭分明」的雛形。
而明確出現「涇渭分明」成語的,則是到了明朝。馮夢龍在《喻世明言》(《古今小說.滕大妖尹鬼斷家私》)中寫道:「守得一十四歲時,他胸中漸漸涇渭分明,瞞他不得了。」
從此,「涇渭分明」便被人們經常使用,用以比喻事物界限清楚,是非、好壞界限分明。
有意思的是,涇河、渭河清濁一直分明,但清濁之分卻有所交替。一段時間涇濁渭清,一段時間涇清渭濁。春秋時代是涇濁渭清,有《詩經》「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為證。漢唐時期,依然是渭河清澈,涇河混濁。漢書記載:「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稷黍。」唐朝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寫道:「涇水黃,隴野茫。負太白,騰天狼。」到了宋元,情況似乎出現了翻轉,涇清渭濁。蘇轍在《次韻子瞻見寄》中寫道「滾滾河渭濁,皎皎漢江清。」元人曹伯啟詩曰:「涇清渭濁源何異?」
據說,清朝皇帝乾隆讀了蘇轍、曹伯啟的詩句,對涇渭兩河誰清誰濁迷茫了,便下旨清查。中衛令胡紀謨奉旨考察,得出「凡涇水所歷之壤、石山俱見清且漣漪,毫無泥滓」的結論。涇河清澈,渭河混濁。
至於為什麼一清一濁,並有交替更換,我們沒有細究,估計與兩河上游植被的疏密和人類活動多寡有關聯。
現在的涇、渭河匯合處,已闢為旅遊景點,整修了道路,築建了觀景台面,遊客往來通達方便,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賞。
我們也是被「涇渭分明」吸引過來的。但是,當我們到達兩河匯聚的地方的時候,卻有些小小的失望。原以為,涇河、渭河兩河河道蜿蜒曲折,河水浩浩蕩蕩,兩水相遇,洶湧澎湃,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蔚為壯觀。但眼前景象卻是河床低淺,水流平緩,風平浪靜。
我在岸邊走過來走過去,瞪大眼睛,使勁地看着兩河的交界處,卻沒有發現明顯的分界線。「哪裡有涇渭分明,看不出來嘛。」我自言自語地說。「你們來的季節不對,水大了就清楚了。現在你可以登高看看。」旁邊圪蹴着的老鄉接話道。順着老鄉的指引,我吃力地爬上岸邊土塬,極目遠眺,隱隱約約看到了涇水渭水的區別,涇河偏綠,渭河偏黃,涇清渭濁,有一道不是特別明顯的分界線。
雖然看不太清楚,但心裡還是挺欣慰的。身臨其境,了卻了多年的夙願,親力親為,目睹了啥是「涇渭分明」。
返程的路上,我想,「涇渭分明」是一處自然景觀,也是人文景觀,需要更好地發揮作用,讓更多的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享受文化的薰陶。「涇渭分明」景色值得看,其蘊含的文化賦意更值得我們傳承與踐行。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需要有「涇渭分明」的態度,界線清楚、是非分明。做事要遵從事理,界線清晰,是是是,非是非,不能「糊弄」、不能「和稀泥」。做人要光明磊落,胸懷坦白,正是正,邪是邪,不能黑白混淆,清濁不分。要清者自清,遇濁水而不溶,出淤泥而不染,做到「涇渭分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