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門等村(李富江)

門等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門等村》中國當代作家李富江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門等村

門等村一一恭城新興的柿果集散地

都說全國柿果總量的百分之三十產自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而恭城蓮花鎮的柿果產量,又占到了整個恭城瑤縣柿產的百分之七十;蓮花鎮龐重的柿果產量,過去在銷售方面,它是以蓮花鎮圩以及該鎮北邊八甲流域的勢江村兩大市場為主要集散地。

近年來,在蓮花鎮南邊流域的門等村公路沿線,果商們都願意在這裡租借民房為門面,大量收購蓮花鎮南邊九甲流域村屯果農種植的柿果。門等村柿果市場的興起,它使得蓮花鎮的柿果銷售模式,從過去的「單二」方式,變成了如今蓮花、勢江、門等「三足鼎立」格局。

門等村柿果市場的興起,它得益於其地理位置的優勢

在蓮花鎮的南邊九甲流域,門等村的位置正好是處於中心地段,自從縣域的蓮同公路(蓮花同安)穿村貫通,門等村的區位優勢就更具明顯了。

在東面,有蒲源瑤山的多個自然村,在山下,是岩口、崇嶺、東寨、涼山等村委的幾十個自然村;北面有蘭洞、桑源兩個瑤山十多個自然村,山腳下是老君堡、坪嶺、高桂、朗山等村委會的眾多自然村。

這些蓮花鎮九甲流域村屯的農人,幾乎全都是以種植柿樹為主業,產量已是占到整個蓮花鎮的近半數。


由於貨源充足,三個瑤山里產出的柿果,因海撥高度水土等優勢,質量是較好的,那是東北果商收購外銷的精柿果品。東北果商就棄了過去多在蓮花、勢江市場設點收購慣例,都願到門等村租借門面,收購後直接裝箱外運。

從門等村到平樂縣的同安鎮上包茂高速公路是15公里,這是果商在門等村收購柿果外運最便捷的路線;這也是門等村能夠形成市場優勢的最主要因素。

門等村柿果集散市場有特點:它白天看不出繁榮,只有到了晚上,各收購點才開始忙碌。


果農白天撿了一天果,在吃了晚飯後他們才裝車外運出售。每當夜幕降臨,從門等村遠眺各瑤山上的環山公路,那運果的卡車、農用車的車燈,便如流動的螢火緩緩地向山下駛來。在果農采果的高峰時期,那夜色車燈就亮成一串。這種獨特「景觀」,那也可稱它為一絕。

在門等村果市,果農與果商之間,多是在頭一天就電話約定好了數量和價錢的。果商因需量而購,果農就按果商數量釆摘;吃過晚飯,果農就拉果到門等村,他們直接就倒車入果商門面內卸貨,果商就按實數斤額計算錢款撥付,交易就這樣在默契中進行。[1]

作者簡介

李富江,男,瑤族,廣西恭城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