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銀田鎮

中文名 :銀田鎮

所屬地區: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

銀田鎮,隸屬於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地處韶山市東南部,有韶山市東大門之稱。東靠湘潭縣楠竹山鄉,南連湘鄉市大田鄉,西接韶山市永義鄉,北鄰寧鄉縣大屯營鄉, 行政區域面積28平方千米。

清代時期,屬湘潭縣下七都;2001年11月,與銀田鄉合併,成立新的銀田鎮。 截至2018年末,銀田鎮戶籍人口為14701人。 截至2020年6月,銀田鎮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銀河路附29號。

2011年,銀田鎮財政總收入1936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人均財政收入1116.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11元,比上年增長17%。 2018年,銀田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1]

目錄

簡介

自2 001年11月銀田鎮與銀田鄉合併為銀田鎮第八屆人民政府,下轄三華、夕豐、槐星、長田、南湖、鳳家、敖石、北托、茶元、青石、南村11個行政村,一個社區,164個村民小組。銀田鎮黨委下設1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621名.鎮人民政府直屬單位有:辦公室、計生服務站、企業辦、司法所、農業服務站、國土局、財稅所、民政所、文化廣播站及團委、婦聯、城鎮辦等部門。

鎮境西北、西南地勢稍高,中部韶河兩岸平坦開闊。龍骨嶺海拔158.2米,為該鄉最高點,六畝洲海拔48米,為該鎮及全區最低點,鎮境高程差距較大。境內韶河縱貫,又有韶山灌區支渠橫穿,水利條件好,土質肥沃,適於水稻生長。鎮內蘊藏煤炭石灰石、海泡石等。

銀田鎮交通便利,省道S208線和韶廣鐵路穿境而過,農業以種植水稻和豬、魚養殖業為主。全鎮共有企業40多家,其中環球、毛巾、水泥、長豐、銀園煤礦等是全市的骨幹企業,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速,電杆和電杆鋼模製造業聞名全國,有"電杆之鎮"之稱。

經濟發展

銀田鎮黨委立足鎮情特點,把握髮展機遇,依託本地水電路、礦產品、農產品、勞動力等資源優勢,通過整合形成項目庫進行招商引資,着力扶優扶強工業企業,壘大二三產業的經濟總量。銀田鎮實現企業總產值57539萬元;工業總產值48426萬元(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12506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4001萬元;當地入庫稅493.4萬元,其中國稅386.4萬元,地稅107萬元。其中,引導毛家食品在韶峰毛巾廠租賃近2400㎡的廠房,計劃投資300萬元進行食品加工生產,預計可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100餘人,年可納稅達百萬元;金盛錳業前期建設順利進行,現又投入資金700萬元,成品倉庫、化驗室、宿舍樓、水池、圍牆等基礎設施都已興建完畢。在認真做好招商引資的同時,積極做好"安商"工作。金盛錳業公司項目建設中,銀田鎮領導積極做好協調工作,順利完成銀煤路鳳家段拓寬征地工作及護砌填方工程,11萬伏變電站的建設也已進入了實質性階段;水泥廠的技改過程中,及時處理其與周邊村民的糾紛問題,積極協調與市直有關部門的關係,翔重工科幫助其解決具體問題;協助晶鑫燈飾做好災後的恢復重建工作,使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便恢復了正常生產,生產狀況良好;協助高技有限公司辦理申報節能型瀝青路面養護車項目的相關手續,現已正式通過國家發改委立項;億德煤礦的恢復建設中,積極協調各方關係,礦井的水已堵住,處於清理建設中,現已產出了部分煤,且形勢較好。

水力資源

2009年秋收過後,一場"發動群眾投資投勞、鼓勵民間和企業承包水面、開發農業和國土整理" 等項目組成的水利建設大合唱奏響,到2011年止銀田鎮共集聚水利建設資金3600多萬元,使烏塘水庫和341口山塘實現了清淤、固基、厚壩,蓄水量提高了近3成;對境內上千公里水渠進行了疏理,80%以上的水渠渠壁實現了硬化,流速加快了近4成。2010年和2011年,銀田鎮兩獲"湘潭市水利建設十強鄉鎮"榮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