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綠寶石鑑別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綠寶石鑑別方法

金綠寶石
原圖鏈接

金綠寶石,也稱金綠玉。它位列名貴寶石,它具有四個變種:貓眼,變石,變石貓眼和金綠寶石晶體。金綠寶石本身就是較稀少的礦物,如果能切割成大顆粒的且顏色淨度都比較好的寶石是十分珍貴的。金綠寶石中,大眾熟知的就是金綠貓眼(cat’s eye),它以其絲狀光澤和銳利的眼線而成為自然界中最美麗的寶石之一。另外三種屬認知初期。具有比較大的收藏前景。

基本信息

中文名:金綠寶石

別稱:金綠玉

金綠寶石
原圖鏈接

外文名:Chrysoberyl

硬度:8.5

光澤:玻璃光澤

顏色:黃色、黃綠色、褐黃色

金綠寶石簡介

金綠寶石的英文名稱為Chrysoberyl,源於希臘語的Chrysos(金)和Beryuos(綠寶石),意思是「金色綠寶石」。

金綠寶石通常透明度較好,呈現黃或黃綠色,亦由此得名。大部分被切割成刻面寶石以表現其優良的火彩。產地有巴西斯里蘭卡和馬達加斯加。市場價格尚處於低位, 由於它具備所有高檔寶石的優點,且顏色特別,所以不排除假以時日,當人們對它有所了解後,該寶石價格上漲的可能。

金綠寶石在珠寶界亦稱「金綠玉」、「金綠鈹」。

金綠寶石是鈹和鋁的氧化物,品質優良的,是極為珍貴。金綠寶石一般為厚板狀,透明有玻璃光澤,呈深淺不同的綠色或黃至棕色,有些在不同的光源下會發出不同的顏色。金綠寶石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岩細晶岩和雲母片岩中,因為它非常堅硬耐磨,所以在溪流和礫石中也會存在。人工的方法可以生成金綠寶石,但品質不如天然的。金綠寶石的透明晶體,因硬度大也是名貴寶石。工藝上要求顏色像淺茶水一樣明亮的褐黃色和綠黃色,透明,少瑕,晶體直徑大於3毫米。經過琢磨,常是收藏家的珍品。早在19世紀初期,美國自然博物館獲得一塊名叫「希望」的金綠寶石,人們對它優美的讚譽描述如下:「這塊罕見的寶石,透明度極佳,閃閃發光,沒有任何斑點等瑕疵。它的非同一般的巨大顆粒,它漂亮得完美無缺堪稱舉世無雙,它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一塊罕見的金綠玉……」

金綠寶石的種類

金綠寶石主要包括兩種高檔寶石:東方貓眼石和變石。

東方貓眼石呈黃色或淺黃色,因為內含絹絲狀包裹體,具有非常明顯的貓眼效應:中間有一條發光的亮帶,兩側顯現出不同的顏色。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水晶和碧玉也具有貓眼效應,也被稱為貓眼石,極易魚目棍珠,使人上當。由於貓眼石帶有獨特的迷幻色彩,有的夜裡還能閃光,非常討人喜歡。不過,除了金綠寶石之外,有些藍寶石、綠寶石、孔雀石青銅礦乃至石英也有貓眼效應,他們的實際價格相差甚大。近年來,更有大最人造者上市。這些用玻璃纖維做成的人造貓眼石不僅價錢比真品便宜,色彩也豐富(除黃色之外,還有紅、藍等色)、艷麗得多。但是因為它們畫蛇添足,只要傲得這一竅門,就不難識破其真相:真貓眼石弧形頂端的發光帶只有一條,而人造者卻有兩條。真品的硬度(8.5)更非假貨(5)可比。不過你可別胃失用石頭去砸,否則,賣假貨者會趁機敲詐你。[1]

金綠寶石鑑別

金綠寶石本身就是較稀少的礦物,能形成貓眼和變色效應者就更少,因而十分珍貴。金綠寶石中,最著名的就是金綠貓眼,它以其絲狀光澤和銳利的眼線而成為自然界中最美麗的寶石之一。

肉眼鑑定特徵:

1.透明的金綠寶石

透明的金綠寶石,也就是金綠寶石晶體,呈油亮明艷的強玻璃光澤,顏色為淡褐黃色、淡褐綠色,寶石內部有時可見一些羽毛狀氣液包裹體。外觀與黃色藍寶石和黃褐色鈣鋁榴石有些相似。除光澤明亮,透明,淡褐黃色、淡褐綠色的顏色外,沒有明顯的識別特徵,肉眼不容易鑑定,只有藉助折光儀精確測定折光率來加以區別。

2.貓眼石

自然界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比較多,但顏色及外觀上與貓眼石相似的只有印度、斯里蘭卡、巴西產的石英貓眼,台灣產的軟玉貓眼,以及人造的褐色玻璃貓眼。

貓眼石呈半透明,顏色有棕褐色、淡褐黃色、淡褐綠色、蜜黃色、灰色等。貓眼石的光帶纖細、明亮、移動靈活,即使在室內光照條件下也十分清晰。寶石內部含有密集排列的纖維狀包裹體。帶褐色調的顏色和清晰的貓眼效應,是肉眼鑑定的重要特徵。

3.亞歷山大石

亞歷山大石是含鉻、具有變色效應的金綠寶石變種,又稱為變石。它在陽光下呈綠色,在白熾燈或燭光下呈紅色。其他特徵與透明的金綠寶石和貓眼石類似。它的名稱源於俄國沙皇二世亞歷山大,在他21歲生日那天戴着鑲有變石的皇冠出席典禮,以自己的名字將變石命名為亞歷山大石。[2]


相關視頻

薄荷色的釩金綠寶石

《洲哥講珠寶》金綠寶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