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柏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柏靈
性別
出生 1936年10月23日
國籍 中國
籍貫 福建龍巖
民族
母校 復旦大學數學系
職業 數學家

郭柏靈 數學家 1936年10月生於福建龍巖。195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歷任助教、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室主任。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1]

在非線性發展方程方面,對力學及物理學中的一些重要方程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Landau-Lifshitz方程、Benjamin-Ono方程等非線性發展方程的大初值的整體可解性、解的唯一性、正則性、漸近行為以及爆破現象等,給出了系統而深刻的數學理論。在無窮維動力系統方面,成功地研究了一批重要的無窮維動力系統,給出有關整體吸引子、慣性流形和近似慣性流形的存在性和分形維數精細估計等理論,提出一種證明強緊吸引子的新方法,並利用離散化等方法進行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展示了吸引子的結構和圖像。[2][3]

教育背景

  • 1953年在福建省龍巖市第一中學畢業。
  • 195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

工作經歷

  • 1958年畢業後獲得學士學位並留校任助教。
  • 1963年從復旦大學調入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從事核武器研製中有關的數學、流體力學問題及其數值方法研究和數值計算工作。
  • 1982年,任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任副研究員。
  • 1987年至今,任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1988年-1995年,曾任數學會理事。
  • 1989年至今,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學專家組評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諮詢委員會委員。
  • 1996年-現在,為北京市數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並擔任《偏微方程》《計算數學》《數學研究》《北京數學》等雜誌的編委、副主編等職。
  • 2001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物理學部院士。
  • 2007年至今,任科技部973計劃項目評審專家。
  • 2016年10月25日,接受長江師範學院聘任,成為長江師範學院雙聘院士。[4]

研究方向及領域

科研成果

郭柏靈的研究方向涉及數學的多個領域,其中包括非線性發展方程的數學理論及其數值解、孤立子理論、無窮維動力系統等,其研究工作的主要特點是緊密聯繫數學物理中提出的各種重要問題。對力學及物理學等應用學科中出現的許多重要的非線性發展方程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Landau-Lifshitz方程、Benjamin-Ono方程的大初值的整體可解性、解的唯一性、正則性、漸近行為以及爆破現象等。在無窮維動力系統方面,研究了一批重要的無窮維動力系統,給出了有關整體吸引子、慣性流形和近似慣性流形的存在性和分形維數精細估計等理論,提出了一種證明強緊吸引子的新方法,並利用離散化等方法進行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展示了吸引子的結構和圖像。

主要獎項及榮譽

  • 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集體)。
  • 198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進步獎三等獎 (個人)。
  • 1994年,獲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個人)。
  • 1998年,獲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個人)。
  • 2008年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學術成就及著作

  • 先後在國內外重要雜誌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其中100多篇為scI收錄),出版專著12部。
  • 《郭柏靈論文集(第6卷)》主要內容包括:Landau-Lifshitz方程(又稱鐵磁鏈方程)由於其結構的複雜性,特別是強耦合性和不帶阻尼時的強退化性,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國內外幾乎沒有從數學上進行理論研究的成果出現。最先進行研究的,當屬[周毓麟]院士和郭老師,他們在1982年到1986年間,採用Leray-Schauder不動點定理、離散方法、Galerkin方法證明了從一維到高

維的各種邊值問題整體弱解的存在性,比國外在1992年才出現的同類結果早了將近10年。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