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副院長
出生 1964年10月
國籍 中國
母校 北京理工大學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郭林,男,1964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其主持的"過渡金屬及其化合物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微結構及相關特性"獲2013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

人物介紹

先後於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同步輻射國家實驗室博士後。曾在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做訪問學者,德國德累斯頓理工大學低溫物理研究所做"洪堡學者"。200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批校長直聘教授, 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教育部仿生智能界面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航應用化學學科責任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顆粒學會理事,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鹽專業學科帶頭人,國家基金委第十二、十四屆材料工程學部材料評審組成員,教育部膠體與界面化學應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2021年8月1日,位列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之中 。

科研經歷

(一). 主要學習經歷

1981/9---1985/7 東北師範大學化學系, 學士

1989/7---1992/7 吉林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 碩士

1994/2---1997/2 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 應用化學專業,博士

(二). 主要工作及科研經歷

1985.07----1994.02 吉林林學院基礎部助教、講 師

1997.02----1998.12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同步輻射實驗室,博士後,副研究員

1998.12--- 2001.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

1999.03--- 2000.03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

2001.06----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教 授;應用化學學科責任教授

2008.06----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責任教授、副院長

社會任職

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做訪問學者

德國德累斯頓理工大學低溫物理研究所做「洪堡學者」

200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批校長直聘教授

教育部仿生智能界面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北航應用化學學科責任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

中國顆粒學會理事

中國化工學會無機鹽專業學科帶頭人

國家基金委第十二、十四屆材料工程學部材料評審組成員

教育部膠體與界面化學應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集中在納米材料的製備、微結構表徵和特性研究方面。承擔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國家"863"項目、國家"973"課題等多項課題。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化學、材料領域重要期刊(如:J. Am. Chem. Soc., Adv. Mater.,Nanoletters)等上發表170餘篇SCI收錄論文。指導的博士生的論文2篇獲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 1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作為第一獲獎人,2010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榮譽記錄

2021年8月1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郭林在列。

201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2010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獲獎人[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