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基故里(美景圖)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輕戰》旨在闡述輕率出戰的危害性。它認為,對敵作戰必須準確判斷敵 情而後出兵,方能戰勝敵人。倘若不研究敵情就輕率進兵,不制定周密計劃就貿然出戰,就必定被敵人打敗。「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句,系引自《吳子》一書。這裡所說的 「勇者」,是指有勇而無謀的魯莽將領;「輕合」,是說輕率與敵交戰。本篇繼《計戰》之 後,再一次集中地論述了從敵情實際出發,進行戰爭謀劃的重要性,剖析了「不計而進,不謀而戰」的嚴重危害性,提出了「料敵詳審而後出兵」的重要作戰指導原則。

《輕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1]

目錄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必須首先做到判斷敵情周詳準確,然後再出兵與敵人攻戰。如果不研究 敵情就輕率前進,不進行周密謀劃就貿然出戰,就一定要被敵人打敗。誠如兵法所說:「有 勇無謀的將領必定會輕率與敵人交戰,輕率與敵交戰而不考慮有利與否是不可取的。」 春秋時期,晉文公率軍與楚國軍隊交戰於城濮。晉文公了解到楚軍統帥子玉自負好怒、 狹隘急躁的弱點,於是以囚禁其派往晉軍的使者宛春的辦法來擾亂他的情緒。子玉果然中計 上當,盛怒之下貿然率軍進攻晉軍,結果楚軍被打得大敗。

原文

凡與敵戰,必須料敵詳審而後出兵。若不計而進,不謀而戰,則必為敵人所敗矣。法 曰:「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① 春秋晉文公與楚戰②,知楚將子玉③剛忿褊急,文公遂執其使者宛春以撓之。子玉怒, 遂乘晉軍,楚軍大敗。④

注釋

①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語出《吳子·論將第四》。

晉文公與楚戰:即春秋時期的晉楚城濮之戰

③子玉:即楚國貴族成得臣。楚成王時,因其伐陳有功,而繼子文為令尹。城濮之戰後 因兵敗而自殺。

④本篇史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2]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3]

視頻

輕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

  1.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在歷史長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經典軍事理論和著作?,網易,2019-03-22
  3. 百戰奇法,豆丁網,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