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開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開美(1563-1624年),又名琦美,字玄度,一字如白,號清常道人,江蘇常熟人,萬曆中以父蔭授刑部郎中,官太僕丞。明代著名藏書家。後世學者對他保藏流傳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貢獻予以高度評價。最為學者讚譽的是他保藏整理的《古今雜劇》和翻刻《宋版傷寒論》。明萬曆二十七年,趙開美以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傷寒論》小字原刻本為底本,聘請優秀刻字工人趙應期翻刻,逼近原版,稱為「宋本《傷寒論》」,但所據底本旋即亡佚。

趙開美原圖鏈接

人物簡介

趙開美(1563-1624年),又名琦美,字玄度,一字如白,號清常道人,江蘇常熟人,萬曆中以父蔭授刑部郎中,官太僕丞。父親用賢(1535-1596年),字汝師,號定宇,隆慶進士,萬曆中官吏部左侍郎,卒諡文毅,撰有《趙定宇書目》。開美繼承父業,藏書愈富,詳情見其所撰《脈望館書目》。

錢謙益(1582-1664年),號牧齋,與開美同里,曾為趙開美撰寫墓表(見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此墓表對了解開美大有裨益。錢謙益撰寫的《刑部郎中趙君墓表》,從中可見其生平事跡,現摘錄如下:「君諱琦美,字玄度,故廣參議、諱承謙之孫;贈禮部尚書、諡文毅、諱用賢之子。君之歴官,以父任也。天性穎發,博聞強記,落筆數千言。居恆厭薄世之儒者,以謂自宋以來,九經之學不講,四庫之書失次,學者皆以治章句、取富貴為能事,而不知其日趨於卑陋。欲網羅古今載籍,甲乙銓次,以待後之學者。損衣削食,假借繕寫,三館之秘本,兔園之殘冊,刓編齾翰,斷碑殘壁,梯航訪求,朱黃讎校,移日分夜,窮老盡氣,好之之篤摯,與讀之之專勤,蓋近古所未有也。而君之於書,又不徒讀誦之而已,皆思落其實,而取其材,以見其用於當世。諸凡天官、兵法、讖緯、算曆、以至水利之書,火攻之譜,神仙藥物之事,叢雜薈蕞,見者頭目眩暈,君獨能諳記而悉數之。君生為貴公子,而布衣惡食,無綺紈膏粱之色。少年才氣橫騖,落落不可羈勒。而遇旅人羈客,煦嫗有恩禮,精強有心計,時致千金,緣手散去,盡損先人之田產,不以屑意也。尤深信佛氏法,所至以貝葉經自隨,正襟危坐而卒,享年六十有二,歸葬於武康之塋。」

1599年《仲景全書》刻成,年三十六,時名開美。1616年撰《故宮遺錄·跋》,時年五十四歲。六十二歲卒。蓋稱琦美,已晚年矣。

人物事跡

《讀書敏求記》載趙開美事跡

錢曾(1629-1701年),字遵王,號也是翁,江蘇常熟人,與趙開美同里,乃錢謙益之孫。錢曾所著《讀書敏求記》是研究我國古籍版本學和文獻史的重要著作,《讀書敏求記》多條記載趙開美校書之勤與精。如:

趙開美原圖鏈接

卷二《楊衒之洛陽伽藍記五卷》條云:「清常道人(趙開美號)跋云:歲己亥(1599年),覽吳管刻《古今逸史》中《洛陽伽藍記》,讀未數字,輒齟齬不可句。因購得陳錫玄、秦西岩、顧寧宇、孫蘭公四家抄本,改其訛者四百八十八字,增其脫者,三百二十字。丙午(1606年)又得舊刻本,校於燕山龍驤邸中,復改正五十餘字。凡歷八載,始為完書。清常言校勘之難如此。予嘗論牧翁絳雲樓,讀書者之藏書也;趙清常脈望館,藏書者之藏書也。清常歿,武康山中白晝鬼哭,嗜書之精爽若是。伊予腹笥單疏,囊無任敬之子異本,又何敢廁於墨莊藝圃之列?然絳雲一燼之後,凡清常手校本,都未為六丁取去,牧翁悉做蔡邕之贈。天殆留此以佽助予之《詩注》耶!何其幸哉!」

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讀書敏求記校證》一書,其中記載了錢謙益撰寫清常(即趙開美)遺書事。《讀書敏求記校證》由光緒進士章鈺(1865-1937年)著,章鈺任清史館纂修,精熟古籍版本及文獻。書中記載:「崇禎九年,常熟人張漢儒疏稿訐錢謙益:'見刑部郎中趙玄度兩世科甲,好積古書古畫,價值二萬金,私藏武康山內。乘其身故,欺其諸男在縣離隔五百餘里,磬搶四十八廚古書歸家,以致各男含冤焚香咒詛。'其言不知確否,然足為清常藏書處所之一證也。」

《讀書敏求記校證·序跋題記》載:「錢先生藏書甲江左,絳雲樓一炬之後,以所余宋槧本盡付其孫。曾字遵王,《有學集》中《跋述古堂宋版書》即其人也。先生逝後,曾盡鬻之泰興季氏,於是藏書無復存者。聞今歸崑山徐氏矣。」

李茂如《歷代史志書目著錄醫籍匯考》云:「康熙五六年間,錢曾舉家藏宋刻之重複者,轉售於泰興季氏」。錢謙益將燼餘之書付於孫子錢曾,錢曾將宋版之復者售江蘇泰興季振宜,振宜書後歸江蘇崑山徐乾學(1631-1694年,藏書極富有《傳是樓書目》)。李茂如又云:「趙氏卒後,藏書多歸於錢氏絳雲樓。繼起者,前有毛晉之汲古閣、錢曾之述古堂以及孫從添之上善堂,後有陳揆之稽瑞樓、張金吾之愛日精廬,以至趙宗建之舊山樓、瞿鏞之鐵琴銅劍樓等,乃知趙氏遺澤之深遠也。」

 中國中醫科學院善本書室存《赤水玄珠》上有「東海仙蠹室藏」篆字朱章,為趙開美專用圖書閒章,此章在《仲景全書·傷寒論》卷四末及卷十《傷寒論後序》末亦有之,因知中國中醫科學院善本書室之《赤水玄珠》原為趙開美所藏,經季滄葦、徐乾學及清代諸大藏書家遞藏,輾轉流入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

趙開美精校《古今雜劇》並翻刻大量優秀古籍

《中國藏書通史》載,趙開美有手抄手校《古今雜劇》242種,翻刻大量珍貴古書,全是元明兩代的劇本,是研究我國戲劇史的寶庫。此書大部分經趙開美手抄,後輾轉流入錢謙益錢曾季振宜等著名藏書家手中,後來一直處於若存若亡狀態之中。

及至民國二十七年(1938)的抗戰時期,此書忽然在上海出現,書商從三千元炒至一萬元,索高價待沽。其時鄭振鐸先生正在上海,他深知此書的價值,他「唯一的希望,此國寶不至出國」,唯恐此書再度落入不見天日的誰家書篋之中,便竭盡全力搶救。儘管當時他生活並不寬裕,靠典當舊書為生,但還是多方呼籲,力主政府收購,並按書商限期三天湊足九千元之數,經過一番周折,《古今雜劇》終於得到搶救,不致淪於他邦或淹沒,現藏北京圖書館。鄭振鐸先生在《劫中得書記》一書的長跋中,將此書重新出現譽為僅次於敦煌卷子、居延漢簡、內府大庫檔案的被發現,從中亦可見這四十六冊、二百四十二種《古今雜劇》的價值所在。

趙開美刊書亦多,多利用其家藏脈望館底本而加刊印。現知有:《東波先生志林》五卷,宋蘇軾撰,萬曆二十三年(1595)海虞趙開美刊;《仲景全書》四種二十六卷,漢張機撰,萬曆二十七年(1599)海虞趙開美刊;《陳眉公雜錄》訛二十四種,明陳繼儒輯,萬曆二十九年(1601)趙開美刊;《仇池筆記》二卷,宋蘇軾撰,萬曆三十年(1602)海虞趙開美刊。

《東波先生艾子雜記》一卷,《漁樵閒話》一卷,《雜纂》一卷,宋代蘇軾纂,萬曆三十年(1602)海虞趙開美刊;《唐段少卿酉陽雜俎》二十卷、續集一十卷,唐段成式撰,萬曆三十六年(1608)常熟趙琦美脈望館刊;《松石齋集》二十六卷,明趙用賢撰,萬曆四十八年(1620)趙開美刊。《周髀算經》二卷,漢趙君卿注,北周甄鸞重述,唐李淳風注釋;《音義》一卷,宋李籍撰;《術數記遺》一卷,漢徐岳撰、北周甄鸞注,萬曆間(1573年—1620年)海虞趙開美刊。《新唐書糾謬》二十卷,宋吳縝撰,萬曆間海虞趙開美刊。

上舉之書,僅是趙開美翻刻的部分古籍,瀏覽其刊行年代,幾乎隔兩三年就有新的書籍刊行,可見趙開美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保存與傳播貢獻巨大。

個人作品

趙開美刊書甚多現知有:

《東坡先生志林》五卷,宋蘇軾撰,萬曆二十三年(1595)海虞趙開美刊;

《仲景全書》四種二十六卷,漢張機撰,萬曆二十七年(1599)海虞趙開美刊;

《陳眉公雜錄》訛二十四種,明陳繼儒輯,萬曆二十九年(1601)趙開美刊;

《仇池筆記》二卷,宋蘇軾撰,萬曆三十年(1602)海虞趙開美刊。

刊刻《傷寒論》

最為學者讚譽的是他保藏整理的《古今雜劇》和翻刻《宋版傷寒論》。明萬曆二十七年,趙開美以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傷寒論》小字原刻本為底本,聘請優秀刻字工人趙應期翻刻,逼近原版,稱為「宋本《傷寒論》」,但所據底本旋即亡佚。今稱之宋本《傷寒論》即明趙開美本也。業內人士皆將趙開美本稱為宋本。宋本原刻今存五部,於中國中醫科學院、上海圖書館、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台灣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各藏一部,皆為國寶。[1]

藏書貢獻

趙開美原圖鏈接

明代嘉靖年間,在中國東南部的經濟比較發達的古城常熟,成了明末清初以來私家藏書的中心地, 「虞山一派」藏書家異軍突起。其中的三大藏書家即趙琦美、錢謙益、毛晉,三人中間論藏書地位應該首推脈望館館主,開創古城常熟私家藏書之風的明代藏書家趙用賢之子———趙琦美。

藏書家趙琦美的藏書樓命名「脈望館」。出典根據《仙經》云:蠹蟲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物,名為脈望。」「脈望」其實就是古書中的蛀蟲。趙琦美與許多的古代文人學者一樣嗜書如命,藏書成癖。搜書既多,築室藏之,以蠹蟲啃書所升華之物—————「脈望」,來比喻自己嗜書之癖,着實令後人稱絕。

趙琦美的父親趙用賢也是一位藏書家,以校讎精善著稱,他的《五經》版刻紙墨上乘,可與宋版亂真。他的《趙定宇書目》是明代遺留至今為數甚少的幾部私家藏書目錄之一。趙琦美從小深受濡染,子承父業,好古敏求,以搜購古籍為樂事,尤愛宋元舊版的收藏。自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起,年過50的趙琦美開始傾注大量精力,抄校所見所藏的各種元、明雜劇。至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抄校完畢。據統計,現存脈望館所藏《古今雜劇》共64冊,包括元、明兩代雜劇242種,其中刻本2種,一為古名家雜劇選本,一為息機子雜劇選本。其餘抄本經專家考證,大部分為趙氏父子抄自內府御戲監本、山東藏書家于慎行次子於小谷的家傳曲本,為古本雜劇的保存立下了大功。

在中國藏書史上,脈望館主的貢獻在於收集、校勘了大量珍本,並將其刊刻行世。一次,趙琦美得刻本《洛陽伽藍記》,文中多有缺漏失誤。於是設法購得四家抄本加以校勘,改正480個錯字,增補320個脫漏字。後又覓得舊刻本,據此改正50多字,歷時8年,終補其全。有一回購得宋代李誡《營造法式》一書,發現其中缺了10多卷。趙琦美為此遍訪各地,幾經搜尋,得殘本3冊。隨後借得內閣本參酌抄錄,歷時20多年,成其完帙;此外不惜重資聘請畫師重新繪製書中插圖,改訛增脫,勤於校勘,由此不難想象。難怪時人感嘆:「每睹清常手校書籍,未嘗不汗下如漿。」據地方志記載,父子兩人每得善本,往往由父寫序而子刊刻。現在所知其刻書有《仲景全書》、《周髀算經》、《酉陽雜俎》、《新唐書糾謬》、《東坡志林》、《鶴林玉露》、《華陽國志》等36種126卷。新中國成立後影印出版的張仲景著作,就是趙琦美當年刻本,被後人視為我國研究傷寒的最佳版本。

據趙琦美編訂的《脈望館書目》著錄,收藏圖書近5000種、20000餘冊。書目以千字文為序編次,分類排列書櫥,類名下以小字標明庋藏處所。值得一提的是,書目除記錄藏書及書畫碑帖古玩外,將「不全舊宋元版書」另類加以著錄,得經部11種,史部以下近百部,開了後世藏書家著錄宋元殘本的先例。

如今由趙琦美抄校輯集的元明兩代稀見雜劇劇本脈望館抄校本《古今雜劇》,就存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被譽為研究我國戲劇史的寶庫。[2]

參考資料

  1. 趙開美生平事跡考搜狐網 2017-08-13 20:00
  2. 藏書成癖的脈望館館主趙琦美個人圖書館 2014-03-13 蘇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