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贈閭丘處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詩。全詩共十二句六十字,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贈閭丘處士》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充滿農家樂的美麗畫卷,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嚮往。但好景不長,公元757年(至德二載)十二月,李白終被判罪長流,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據傳,李白離開宿松時,閭丘處士送行至南台山下,在一小嶺為李白餞別,後人名為"餞客嶺"。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贈閭丘處士》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詩文字數;60字

出處;《全唐詩》

詩詞原文

《贈閭丘處士》[1]

賢人有素業,乃在沙塘陂。竹影掃秋月,荷衣落古池。

閒讀山海經,散帙臥遙帷。且耽田家樂,遂曠林中期。

野酌勸芳酒,園蔬烹露葵。如能樹桃李,為我結茅茨。

譯文

賢人你在沙塘陂,有先世遺傳的產業。

竹影掃蕩着秋天如水的月光,荷葉已凋零落滿古池。

閒暇時高臥遙帷,打開書帙讀讀山海經,神馳四海。

喜歡這種田家之樂,所以耽誤了去山林隱居的約定。

在田野小酌賞花勸芳酒,折些園裡的蔬菜與露葵一起烹食。

如果再栽些桃李樹,再為我蓋幾間茅屋就最好不過。

注釋譯文

閭丘處士:李白友人,複姓閭丘,名不詳,曾為宿松縣令。

⑵沙塘陂(bēi):地名。陂:水邊。

⑶散帙(zhì):打開書卷。

⑷露葵:蓴菜。

⑸茅茨:茅草蓋的屋頂。此指茅屋。

作品評析

此詩當作於李白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載)出尋陽(即潯陽)獄之後,流放夜郎之前。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舉兵叛亂,李白自汴州梁園(今河南開封)南奔,寓居於尋陽。相傳此時李白曾游宿松,居於南台山的南台寺,縣令閭丘為之築"讀書台"和"對酌亭",讓詩人在此嘯傲風月,飽吟山水,以滿足他"浪跡天涯仍讀書"的嗜好。閭丘也常來與李白彈琴賦詩,對酒放歌。公元757年(至德二載)九月,李白出尋陽獄後,病臥宿松,在宿松避難、養病,相傳依然寓居於南台寺。當時,閭丘已致仕,隱居於宿松東郊沙塘陂,時來陪伴李白。《江南通志》載:"宿松城外沙塘陂,閭丘處士築有別墅。李白前往作客,見環境清幽,有田園樂趣。作《贈閭丘處士》"。

作者簡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無確說。但一般認為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為其故鄉。其家世、家族皆不詳。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3]

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4]

視頻

康震:大詩人李白的氣韻與風采

大詩人李白

參考資料

  1. 《贈閭丘處士》 詩詞古文網;
  2.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3. 且把詩文釀美酒,再斟一杯君願否? 搜狐首頁,發布時間;2017-07-11 16:39
  4. 「李白」詩詞全集(982首)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