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請和這個世界兩情相悅(閒敲棋子落燈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請和這個世界兩情相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請和這個世界兩情相悅》中國當代作閒敲棋子落燈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請和這個世界兩情相悅

伸不出手的冬天被春天擠得快沒了落腳的地兒,多日消失不見的街頭早餐攤子又陸續重新開張,油條、包子、燒餅、餛飩、豆腐腦、豆漿……這些承載着歲月記憶的傳統早點,雖說生產加工環境差點兒,但也總會吸引一些過路客。

蔡瀾說:「喜歡吃東西的人,多數是好人。因為這些人已經沒有動壞心機的時間。想吃,已經夠他們忙的了。」呵呵,原來好人的定義也可以是這樣的。

這幾日春天的情緒有些反覆無常,讓你吃不准。傍晚窗外又雪,瞬間雪片大如嬰兒的小手掌。這個春天,雪還真多真大,不歇氣似的。但這會兒雪落地即融,城市留不住它了。接着夜風大作,仿佛要把天與地翻一個個。再接下來,忽然「雲散了,光滑滑的月夜呵!」 ,那時,「我正在傾聽,沉寂。」

也許春天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就是喜歡這樣折騰。仿佛只在一夜之間,喜鵲們不知都從哪兒冒了出來,在樓宇和枝頭間嘰嘰喳喳地穿梭,急着發布春的最新消息,讓樹也跟着變得快樂起來。之前,不知它們是在什麼地方度過這個漫長冬天的,吃的可好?

窗前那盆至今也叫不出名字的花,歷經一個冬天的生長,春天裡又開放了,唯一的一支花莛上開出10朵潔白的花,紅色的花須上頂着嫩黃的花蕊,花香馥郁,花瓣呈柳葉形。只是花期太短,開了不足四天,便殘敗了,但香氣猶在,是暗夜裡的靜香。那感覺像是要盡力留下一點兒什麼似的,跟我們的人生挺像。美讓人心疼,生命如此短暫!簡·奧斯汀說:「我所觀察到的一切,都是屬於我的。」

捷克電影《秋天裡的春光》。影片中的男主人公范達·貝爾像是一個永遠的夢想家,專愛遊戲人生,愈老愈人來瘋。他仍然想在生命中探險,身上的孩子氣從未泯滅。但他帶着赤子之心的行為舉止,卻令他鍾愛的妻子艾米莉頭疼不已,屢勸他無效。

妻子對他說:「范達,你不能逃避死亡!」而范達始終不願面對年老這一事實,不願枯坐在家中等死。他在拼力尋找那一點春光,不想告別,不願離開,所以他選擇在生活中永不停止的挑戰。他在劇場工作的好友艾德,把演戲經驗和他分享,兩人一起在現實生活里笑扮人生,這滿足了范達許多的人生夢想。他恣情任性地扮演着各種角色:地鐵查票員、慈善家,也扮演了一名劇院的榮譽會員,想買下一幢豪宅……一連串的有趣事件豐富了范達的生命,也為他帶來了每一天快樂的冒險。

面對古稀之年老境來臨,面對病痛纏身的生命暮秋時刻,人該選擇怎樣的一種存在狀態?妻子艾米莉和范達的做法截然相反,她節儉度日,墨守成規,要保住他們的退休金,盼望死後能有個體面的葬禮,有屬於自己的安靜墓園,有一則文辭優美的訃聞……而范達則渴望繼續在生活中冒險,渴望體驗他不曾體驗過的生活。

為了不使妻子整日為他憂煩操心,范達一度妥協,乖乖地悶在家中,一時間竟變成一個毫無生氣的活死人。跟住在他們家樓下的那個老人一樣,整日窗前打坐,不言不語地看風吹葉落,仿佛生命已先於肉身而去。最後就連艾米莉也開始不能接受范達如此的收斂個性和被迫的改變自己。

「我羨慕他和我是那麼不同」,艾米莉終於明白自己所愛的正是從前那個真實生動、充滿生命力的范達,於是,她央求范達做回本來的自己,甚至慫恿范達帶上自己一起去冒險,一起去體驗一種瘋狂和生之樂,要在秋天裡實現春光里的夢。或許之後這樣的逝去與告別才是最美好的。

影片提出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面對生命的衰老,如何去度過那段不遠的秋日?接受它,但不妥協,依然要活出自己的樣子。就像范達勸慰老友艾德說的那樣:「既然錯過了年輕死去的機會,只能死撐到底了。」一部作品所傳達的情感、理念、思想和生命經驗,常常會引發觀影人內心的震動。這些問題,這些情感的遭遇,我們也會經歷或正在經歷,一種共鳴,一種認同,會在這種交流中默默生成。

其他的生命不會像我們人類一樣,可以從閱讀和欣賞影視及繪畫作品中獲得審美體驗,不可能像我們一樣「在腦海的深處做着旅行」 。但我想它們也許正以至今尚不為我們所破解的方式,先於我們從自然界中收穫到許多我們不曾經歷的美好,最後抵達殊途同歸之路。

什麼才是特別之處,是被文字記錄下的這些,還是散落於文字的縫隙中,語言所無法表達的部分?不要急於表達你的懂得,因為還有那麼多你不懂得。但是「請和自己,請和這個世界兩情相悅。」懷着這樣的心緒,看自己,看世界,我們會有別樣的收穫吧。懷着這樣的心緒,「不斷的穿越,不斷的穿越,依舊是青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