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論語《里仁為美·論語》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四·一]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鑑賞

文中「處」意為居住,「知」同「智」。這段語錄意指人之居住環境當以有仁厚之德為美,以為仁德追求內蘊有審美情趣,表達了古代儒家關於倫理與審美相結合的價值觀念。

殷周時期,「里」是最基層的區域行政單位。據《周禮·禮官·遂人》記載: 「五家為鄰,五鄰為里。」是劃25戶為一「里」,也有以百戶為「里」的,並設「里正」行使管理職能。而孔子以「里」為喻,提出「里仁」一說,意在強調人之居處應是仁德風尚之地,或選擇與仁者比鄰。

顯然,孔子很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日常道理,注重環境條件對道德人格培養的制約、影響,所以,他由「里」的喻義引申出「里仁」觀念,旨在說明人之居處,不僅是一種家庭生活的選擇,更是一種道德生活的選擇。可以說,史書記載的孟母三遷,就是實踐孔子「里仁」觀念的一個典型。

十分可貴的是,孔子講「里仁」,並不局限於人倫的、道德的選擇。他確認的是「里仁為美」命題,認為居於仁德之地,或與仁者比鄰而居,還出於內在的審美情趣和追求心靈美的需要。難怪孔子要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里仁》)以為缺乏仁德的人是不可能正確面對困境,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他還講:「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揭示了那些缺乏仁德的人,從根本上講是不懂禮樂、違背禮樂的。由此我們可以理解: 孔子一聽到頌揚堯之仁德的「韶樂」,就由衷讚嘆「盡善矣,又盡美矣」(《八佾》)。這是因為在孔子的內心,「仁」是包含良善和審美這兩個方面。用荀子的話來概括,就叫:「美善相樂」(《樂論》),這闡明了孔子「里仁為美」的理念是表達了美善兩者的相輔相成的關係。因此,儒家也就十分講究環境美和風俗美。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的「里仁為美」,不僅是道德和審美的結合,還出於智者的理性自覺。孔子用了個反問式的句型:「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他在下面一段語錄中接着又講:「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兩句話聯繫起來看,孔子揭示了「里仁」的選擇,還是智者認知的產物和理性自覺的表現。

在善、美、知三者結合的基礎上理解「里仁為美」的觀念,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拓展對孔子「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仁知合一」等思想內涵的把握,也有助於我們對孔子「仁論」的價值再發現。這樣的內涵把握和價值發現,就不僅僅是歷史的考察,也是一種現代詮釋,其思想的價值資源完全可以為現代人格的培養提供有益的借鑑和啟示。[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