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規模思維》,賈默·亨特 著,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成立於1988年,出版圖書[1]超過12,000種,基本實現了大眾出版領域的全覆蓋。《誰動了我的奶酪》《從優秀到卓越》《激盪三十年》《黑天鵝》《人類簡史》《這裡是中國[2]》等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創造了「從零到一」「灰犀牛」等引領性概念和話題,對推動中國商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數字時代的複雜性,強調了一個有趣的悖論:我們處於一個信息大爆炸時代,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接觸的信息越多,卻越感到不知所措。在作者看來,這是因為我們習慣於依賴溫度、尺寸、時間等傳統的尺度或規模概念來思考問題和做出決策。這些概念構建於我們在機械時代的日常經驗之上,是我們在混亂、無序的世界中獲得自我定位的工具。

然而,數字時代的非物質化和高度互聯特性,使得傳統的尺度或規模概念與人的經驗和感知脫節。原本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決定,比如去超市購物時用紙袋還是塑料袋,可能產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後果;原本無關緊要的可能變得無所不,比如一個青少年黑客可能造成一家大型機構的網絡癱瘓;原本毫無價值的可能變得價值連城,比如谷歌、維基百科,通過提供的服務發展成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大公司。

大數據時代,規模變化所帶來的複雜性,是我們陷入不安、混亂的內因,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開創性思考框架。在本書中,作者將藝術設計、科技創新與文化現象相結合,展示了數字時代渺小何以成就巨大、巨大何以成就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又何以成為可能,彰顯了規模的變化如何為我們提供新的信息、視角和機遇,幫助我們駕馭數字時代的規模變化。

作者介紹

賈默·亨特,跨學科設計教授,紐約新學院跨學科項目的副教務長,帕森斯設計學院跨學科設計的創始主任,曾擔任費城藝術大學工業設計主任。他是美國知名藝術節 DesignPhiladelphia 的聯合發起人,曾多次為《赫芬頓郵報》等媒體平台撰文,被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評為「極具創造力人物」。

參考文獻

  1. 圖書的演變歷史資料,學習啦,2017-06-07
  2. 《這裡是中國》——每一寸都是摯愛!,中國青少年廣播影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