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裴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裴潛

裴潛,字文行,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聞喜)人。生卒年不詳。父親裴茂,在漢靈帝時期歷任縣令、郡守、尚書,更是帶領關西諸將討伐過李傕,滅了李傕三族,讓裴茂憑功封侯。 有著父輩的餘蔭,再加上河東裴氏一貫的名聲,裴潛避亂荊州時,就受到了劉表的禮遇。

裴潛:為什麼我要這麼評價劉備?

曹操平定荊州時,裴潛歸附曹操並出任丞相府軍參謀,歷任三縣縣令。 曹操讓裴潛評價一下劉備的才能,裴潛回答「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 後入京任丞相府倉曹掾,代郡太守,按位置是在幽州的,這是一個標準的「劇郡」,要面對的也是屢屢寇邊的烏丸人。曹操本來打算派裴潛帶著精兵前去鎮撫,但裴潛表示並不需要,不能嚇跑了烏丸人,還是要靠計謀解決問題,最終裴潛是乘著單車進入的代郡境內,一如當年的劉表入荊州。 裴潛在任上三年,成功讓百姓歸心,也獲得了曹操的認可,把裴潛調回朝中。後任沛國相、兗州刺史。[1]

李白有詩-讚揚裴潛:「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

在擔任兗州刺史時,在任內曾經讓人為他製作一張胡床,等他離職後,就把這張床掛到東牆上,其任何東西都不帶走。後來就用「壁掛胡床」比喻為官清廉、生活儉樸。李白有詩《寄上吳王三首》讚揚裴潛:「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

進言公正無私,堅持量才任官,注重名實並重

曹丕繼位之後,出任散騎侍郎、魏郡太守、潁川典農中郎將負責掌管屯田地區的農業生產、民政和田租他不斷向朝廷舉薦人才,從此農官的仕途逐漸暢通;後來裴潛調任荊州刺史,晉封關內侯。 魏明帝曹叡即位後,出任尚書、太尉軍師、大司農,封清陽亭侯,食邑二百戶。又回京擔任尚書令,他牽頭制定判斷官府事件的條文一百五十多條。他向朝廷進言公正無私,堅持量才任官,注重名實並重。後來因為父親去世辭官守孝,回來後被拜為光祿大夫。 244年裴潛去世,追贈太常,諡號貞侯,他的兒子裴秀承襲了其爵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