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行在

行在

來自 網絡網的圖片

行在,漢語詞彙,拼音為 xíng zài,也稱行在所,有三重含義。一是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二是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三是走在。

引證解釋

1、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1]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右將軍 蘇建 盡亡其軍,獨以身得亡去,自歸大將軍……遂囚建 詣行在所。" 裴駰 集解引 蔡邕 曰:"天子自謂所居曰'行在所',猶言今雖在京師,行所至耳。"

《漢書·武帝紀》:"諭三老孝弟以為民師,舉獨行之君子,徵詣行在所。" 顏師古 注:"天子或在京師,或者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所耳,不得亦謂京師為行在也。"

2、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晉書·忠義傳·嵇紹》:" 紹 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

《舊五代史列傳五》:東諸侯修貢行在,多為(李)罕之邀留,王重盈苦其侵削,密結張言請圖之。

宋 李綱《編類建炎制詔奏議表札集敘》:"某建炎初,自領開封府事,蒙恩除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以六月一日至南京(今河南商丘)行在所供職。"

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已而大駕幸建康(今南京),六宮留臨安,則建康為行在,臨安為行宮。"

宋高宗 趙構建炎元年(1127)在"南京"(即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後,為避金兵進攻,以巡幸為名,先後流亡至揚州、平江府(今江蘇蘇州)、杭州、建康府(今江蘇南京)、紹興府(今浙江紹興)等地,均以"行在"名之。其間建炎三年二月駐蹕杭州時,詔以為行宮。七月,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正式以臨安府為都城,仍稱為行在(因為開封才是首都)。所以李剛所稱"南京"為今河南商丘,而陸游所說"建康"才是今天的江蘇南京。

《明史·徐達傳》:"捷聞, 太祖幸汴梁 ,召達詣行在所,置酒勞之。"

《明宣宗實錄》卷之一〇四:"行在戶部廣西清吏司郎中遠志為應天府丞"

3、走在

行,走也,行在即指走在。

示例:行在路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