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蔡清 | |
---|---|
蔡清 | |
原文名 | Qing Cai |
出生 |
1453年 晉江 |
逝世 | 1508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理學家 |
知名作品 |
送黃邦瑞還廣 第一山和胡太守 月夜雲谷室聯句 自嘆 |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別號虛齋,明晉江人。31歲中進士,累官至南京文選郎中、江西提學副使,著名的理學家。他治學嚴謹,在床邊設案置燭台,凡與學生講論的問題,臨寐前反覆思考 ,若有所得即起床,點燈紀錄備忘。因積勞成疾,年56歲而逝。
著作見解
他花一生心血,力學六經、諸子及史集等書,對理學家程顥、程頤[1]、朱熹等人的著作,研讀尤精。
他在泉州開元寺結社研究《易》學,李廷機、張岳、林希元、 陳琛等都是其中的成員。該社有28人,號稱「清源治《易》二十八宿」。他們出版 論著達90多部,所以當時人稱「今天下言《易》都皆推晉江; 成、宏間,士大夫談 理學,唯清尤為精詣。」蔡清在泉州成為研究理學的中心人物,且形成清源學派, 其影響遍及全國,是明代理學的下個代表人物。
蔡清的理學,主要是繼承朱熹的學說。他在泉州清平鋪樓上潛心著述,寫成《 四書蒙引》,捍衛朱熹的學說。在他的力倡下,朱熹的《四書集注》成為明、清時 期以經術取士的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他對朱熹的理學思想也有創造性的發展。例 如朱熹主張「理(精神)先」、「氣(物質)後」,即認為精神先於物質而存在。 蔡清則認為盡六合皆氣也,理則是此氣之理耳。即先有氣而後有理,體現了唯物主 義的思想。
蔡清重視培養人才。他「官轍所至,隨杖履者數百人」。甚至歸家養病期間, 也在泉州開元寺講學。因此「有志之士,不遠數千里從之」。在他的教育下,「出 其門者,皆能以理學名於時。」。
他對貧困學生不收學費,還供給膳宿,寒來暑往 ,還為他們添置衣裳。他教育學生「學宜養正性,持正行。虛心、涵泳、切己、體 察」。意即讀書的人要把自己培養成品質好,行為端正的人。還要虛心求教,深入 鑽研,領會實質,聯繫自己,積極實踐,方能有所成說。
詩作品
送黃邦瑞還廣
明代:蔡清
抱病日煢煢,君今又遠行。斯文諒有味,分手能無情。
柳色才沾白,稍頭又轉青。百年真轉轂,何以慰平生。
第一山和胡太守
明代:蔡清
一登第一山,自覺眾山小。日起海門騰,雲連邊樹杳。
物情隨運遷,元化無時了。一事類登山,懷哉愧不少。
月夜雲谷室聯句
明代:蔡清
今夕復何夕,青燈共片心。聯詩乘酒興,弄月傍花陰。
清趣伴光景,閒談斷古今。萬年不盡意,要在自家尋。
福州寄同志
明代:蔡清
去家十五日,始入福唐州。宦心未汲汲,鄉思奈悠悠。
行亦諉雙老,用何能一籌。途中每自問,揩目看春秋。
登清源次馬太守韻
明代:蔡清
行行行上北山巔,始信人間別有天。紅日當頭真可捧,白雲著袖似相牽。
細思田土千般物,何似清源一滴泉。我欲便為棲隱計,壯心未忍負青年。
同黃石二生游獅子岩和陳少參韻
明代:蔡清
一上獅峰四望低,恍然身躡九霄梯。風云何意俱來會,蟲鳥無心自在啼。
靜對乾坤疑有話,追思先哲愧留題。攜朋更向清源去,去路相將莫遣迷。
自嘆
明代:蔡清
五十雖未老,已知非少年。欲將心事道,秖恐付空言。
白鹿洞書院武侯靖節祠二首 其一
明代:蔡清
洞中那得臥龍蹤,因石興思蓋世公。當日何人撐國事,洞中正爾臥真龍。
白鹿洞書院武侯靖節祠二首 其二
明代:蔡清
靖節當年更隱憂,欲為諸葛勢難籌。眼中風物皆非舊,惟有黃花共晚秋。
尹太守遺愛祠二首 其一
明代:蔡清
山自蒼蒼水自深,賢侯遺愛可勝吟。至今一個祠前月,猶照當年撫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