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董爾丹

來自 澎湃網 的圖片

董爾丹,1959年3月生,河北唐山人,心血管病理生理學家,醫學科技管理專家[1]中國工程院院士[2]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分子心血管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所長、主任。

1978年,董爾丹獲內蒙古醫學院臨床醫學學士學位;1983年,任包頭醫學院藥理教研室講師;1987年,獲包頭醫學院藥理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北京醫科大學心血管內科學博士學位;1994年,任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99年,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00年,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研究員;2017年,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研究員[3],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分子心血管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所長、主任。

董爾丹長期從事交感/腎上腺素受體對心血管功能調控機制研究和科學基金醫學研究創新體系建立和戰略規劃實施等科技工程管理研究。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日期----1959年3月

出生地點----河北省唐山市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醫療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畢業院校----北京醫科大學

人物經歷

1959年3月,董爾丹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

1978年,獲內蒙古醫學院臨床醫學學士學位。

1983年,任包頭醫學院藥理教研室講師。

1987年,獲包頭醫學院藥理學碩士學位。

1991年,獲北京醫科大學心血管內科學博士學位。

1994年,任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9年,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0年,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7年,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心血管研究所、分子心血管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所長、主任。

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董爾丹在心血管基礎研究方面,整合基礎/臨床/預防/藥學等學科,開展了心血管疾病的基礎理論和臨床診治跨學科交叉研究,揭示了交感/腎上腺素受體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其干預機制,闡明了交感/腎上腺素受體調控血管功能異質性的分子機制;在醫學科技管理方面,按照「系統-統籌-整合」和「結構-過程-績效」理念,致力於醫學研究體系建設、管理機制、發展戰略的理論研究,推進醫學創新管理實踐。

項目承擔

董爾丹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

科研成果獎勵

據2022年3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董爾丹9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獎勵或表彰。

時間 項目名稱 獎項
2016年 《血管生物學》 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學術論著

據2022年3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董爾丹發表論文130餘篇。

著作 作者 出版社
血管生物學 董爾丹,張幼怡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董爾丹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榮譽表彰

2013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

2014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7年--中華醫學會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會科研管理傑出貢獻獎

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社會任職

2015年,中國病理生理學會血管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8年,中華醫學會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

2018年,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生物與醫學學部委員

2020年,中國醫院協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021年,康復大學(籌)領導小組副組長

2021年,《中國醫學人文》雜誌第三屆編委會副總編輯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專家工作委員會指導委員

中國科協學術與學會工作專門委員會委員

國際心臟研究會(ISHR)中國分會副主席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副主編

《Chinese Medical Journal》副總編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副總編

《中華高血壓雜誌》副主編

人物評價

董爾丹在科學基金醫學研究創新體系構建和戰略規劃實施等科技工程管理方面作出重要貢獻。(北京大學評)

董爾丹成功當選中華醫學會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是對其醫學科研管理學術研究成就和分會發展突出貢獻的認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評)

視頻

董爾丹--強基補短,雙管齊下~聚焦血管醫學與淋巴管醫學 2019年12月16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