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營口市檔案館

營口市檔案館

中文名稱;營口市檔案館

成立;1959年5月

類型;事業單位

地址;營口市公園路

1959年5月,營口市檔案管理處成立。1960年1月9日,營口市檔案館成立。1986年1月14日,市檔案處改為市檔案局,列入市政府直屬機構序列。1995年5月11日,營口市檔案局為市委直屬事業單位,檔案局檔案館實行局(館)合一的體制。

目錄

序言介紹

解放前的營口市城市建設沒有規劃,道路不成系統,城市基礎設施貧乏落後。反映營口市城市建設狀況的檔案資料極少,有的已散失。 解放後,營口回到人民的懷抱,城市建設發展迅速。

多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局(館)的檔案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1992年,我局晉升為省二級檔案管理先進單位。1999年,營口市檔案館晉升為省一級檔案管理先進單位。截止2001年,我館館藏檔案158個全宗,102921卷。從門類上分,有文書檔案、科技檔案、人事檔案、專門檔案;從載體上分,有紙質檔案、照片檔案、聲像檔案、光盤檔案及實物檔案;從形成時間及內容上看,有清同治九年至民國三十七年的舊政權檔案19個全宗26789卷,主要是涉外、軍事、警務、稅捐、教育等方面材料。有1947年至1948年形成的革命歷史檔案13卷,主要是地下黨組織活動材料。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2001年現行檔案75132卷,主要是我市現行市級機關、團體及其所屬單位在工作活動中形成的材料。館藏資料10類4800餘冊,另有舊政權時期的各種零散報紙4000餘份。現已為營口地區"12名知名人士建立了名人檔案,徵集和接收個人捐贈的檔案5ll件。按照《檔案法》有關規定,我館已全部開放了應開放的檔案,共24個全宗,11854卷、164736件。1980年以來,通過各種方式接待社會各界利用者共兩萬餘人次,提供利用檔案十一萬餘卷次,為本地編史修志、落實政策、黨務政務、學術研究、經濟建設等工作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服務。我館還對館藏檔案進行深層次研究和開發,建館以來共編、譯專題材料46個,約五百餘萬字,創出了較好的社會效益。2000年,我局還實現了局域辦公網的運行,初步實現了辦公自動化;"營口檔案工作動態"主頁己走進了互聯網,為營口地區全面實現檔案現代化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

聯繫

公交線路:

1、2、3、4、5、7、9、10、12、13、15、17、18、20、25、28路 萬友街站

6、8、11、21、23路 火車站

相關視頻

營口市檔案史志管理中心召開紀念營口檔案館成立60周年座談會

參考資料

  1. 營口市城市建設檔案館 , 360搜索 201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