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藥性切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藥性切用》是清代徐大椿撰著的一部本草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乾隆六年(1741)。 為《徐靈胎醫略六書》、《徐靈胎醫書三十二種》之一。但有非徐氏所撰之說。全書收藥七百二十六種,分草、木、果、菜、谷、金石、水、火、土、禽、獸、蟲、魚、鱗、介、人十六部。每藥依次闡述異名、性味、歸經、功用主治、炮製、禁忌等內容,頗多個人見解。

作者簡介

徐大椿(1693~1771年),一名大業,字靈胎,晚號洄溪道人,江蘇吳江人,清代著名醫學家、評論家。著作有《難經經釋》、《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醫貫砭》、《醫學源流論》、《傷寒類方》、《蘭台軌範》、《慎疾芻言》、《洄溪醫案》等。

內容預覽

草部:(山草類)人參:大補,能回元氣於無有,性味甘溫,肺家專藥。功用靈活,五臟之虛,隨所引而至。五臟之陽,生陰生血,陽自生而陰自長。退虛火,止煩渴,所謂甘溫能除大熱也。若大虛衄,生噙咽汁,乃氣不攝血,血脫益氣耳。參條:補力稍減,有橫行手臂之功。參蘆:涌虛痰。參須:降泄虛逆。有一種小者,名太子參。氣質稍嫩,其用不下大參。參葉:苦寒雖有瀉熱生津之用,而苦寒之性,不甚益人。虛甚者,忌之。珠兒參:甘寒微苦,入肺而瀉熱,補虛用代沙參之不及。性味稍沉,胃虛者,不宜多用。會蘭參:補虛功在珠參之上,力近東洋。元虛挾微熱而消渴者,較勝,其性甘涼可知。潞黨參:味甘微溫,補益中氣。髒平無火,元氣微虛者宜之。有一種西黨參,微甘帶辛,宜托藥用。白黨參:氣味辛劣,用之發散虛邪,不入補劑。紅黨參:味甘性潤,益血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