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苧麻

中文學名:苧麻

拉丁學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

別 稱:白葉苧麻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金縷梅亞綱

目:蕁麻目

科:蕁麻科

族:苧麻族

屬:苧麻屬

種:苧麻

苧麻葉,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

採收和儲藏:春、夏、秋季均可採收,鮮用或曬乾。[1]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半灌木,高1-2m。

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青褐色,密生粗長毛。葉互生;葉柄長2-11cm;

托葉2,分離,早落;葉片寬卵形或卵形,長7-15cm,寬6-12cm,先端漸尖或近尾狀,基部寬楔形或截形,邊緣密生齒牙,上面綠色,粗糙,並散生疏毛,下面密生交織的白色柔毛,基出脈3條。

花單性,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呈圓錐狀,腋生,長5-10cm,雄花序通常位於雌花序之下;雄花小,無花梗,黃白色,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淡綠色,簇球形,直徑約2mm,花被管狀,宿存,花柱1。

瘦果小,橢圓形,密生短毛,為宿存花被包裹,內有種子1顆。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在我國河南山東陝西以南各地廣為栽培,也有野生。

性狀

性狀鑑別 葉多皺縮,全體綠棕色,有毛,葉片展平後為寬卵形,長達15cm以上,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粗齒。基出脈3條,上面微凹,下面微隆起。葉柄較長,長達7cm。氣微,味微辛、微苦。

化學成份

苧麻葉中含芸香甙(rutin),野漆樹甙(rhoifolin); 新鮮苧麻葉中含葉黃素(lutein),α和β-胡蘿蔔素(αandβ-carotene);乾燥的苧麻葉中含葉黃素,β-胡蘿蔔素,穀氨酸

性味

甘;微苦;性寒

歸經

肝;心經

苧麻葉的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解毒。

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經過多;外傷出血;跌仆腫痛;脫肛不收;丹毒;瘡腫;乳癰濕疹;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研末;或鮮品搗汁。

外用:適量,研末摻;或鮮品搗敷。

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臨床應用

苧麻片 苧麻葉、莖適量。取苧麻葉、莖煎煮2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中加鹽酸調整pH為5.0,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稠膏狀,用5倍量乙醇處理;濃縮液加一定量水,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合併提取液,回收醋酸乙酯即得苧麻浸膏。

每1g相當於苧麻葉、莖1000g。

取適量澱粉、碳酸鈣和糊精混勻後,加入定量苧麻浸膏,混合、制粒、壓片,每片含苧麻浸膏20mg。取本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中含0.1g苧麻浸膏溶液,薄層色譜展開劑為氯仿-丙酮-甲醇(7:2:1)。

展開後晾乾,置紫外燈下觀察顯3-5個熒光斑點;再以1%三氯化鐵溶液噴霧顯色後,仍顯3-5個有色斑點,其中墨綠色斑點與原兒茶酸對照品斑點的位置應相同。

本品1g加水20ml攪拌後,pH應為3.0-5.0;醚溶性浸出物不得少於50%;熾灼殘渣不得超過0.5%。

功能止血。用於節育後經期延長或流血量增多及月經過多症,亦可用於鼻衄、痔瘡等出血。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年版;《江蘇省起草品種說明》(二)1979年]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苧麻葉 ,寶芝林中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