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芭薩提的顏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芭薩提的顏色
圖片來自pixnet

芭薩提的顏色》(印地語羅馬化:Rang De Basanti)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由阿米爾·汗彭雅思主演。[1]

劇情簡介

鎮壓過印度革命者的英國警官被革命者視死如歸的氣概所感動,留下了一本記錄當時情況的日記。多年後,他的孫女蘇(彭雅思飾)閱讀日記後深受感動,憑着一腔熱血辭掉電影公司的工作,來到印度拍攝這部記錄那段歷史的影片。蘇到德里大學的學生中選角。一群充滿朝氣卻和芸芸大眾一樣對印度這個貪腐橫行的國家心如死灰的年輕人進入她的視野。

拍攝剛開始時,參加拍攝的學生,對於當年那些為國捐軀的革命者的行為根本無法理解,致使遲遲不能進入拍攝狀態。災禍橫至,印度國防部長的腐敗導致這群學生的朋友飛行員阿傑(馬德哈萬飾)遭遇了空難。阿傑為了防止平民受傷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卻因為政府高層的轉嫁責任而在死後名譽受損,元兇卻逍遙法外。學生們恍然感覺到,自己體內的熱血開始為枉死的朋友沸騰。5個學生決定刺殺國防部長,為他們的朋友報仇。最後,他們在軍警的反擊下壯烈犧牲。

電影評價

印度電影固然在節奏的把控上總是會令人差強人意,但《芭薩提的顏色》這部融合了青春、政治、古今、情愛等多重元素的作品,具有極強的民主啟示意義,且這一看似非常嚴謹敏感的題材,電影卻另闢蹊徑的選用了似如寓教於樂的手法來呈現。透過將印度過往歷史運動與當代學生為視角的結合。將電影鍛造成了一把「雙刃劍」,其一面直插國家腐敗與體制的命門,另一面則用真摯的情感同插入着觀眾的心房,以此呈現了這部雖飽含批判卻仍對國家有着一腔熱忱的佳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