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羊場苗族彝族鄉

羊場苗族彝族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羊場苗族彝族鄉

所屬地區: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

羊場苗族彝族鄉,隸屬於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地處納雍縣西北部,東、東南、南、東北抵姑開苗族彝族鄉,西南接赫章縣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鄉,西、西北連赫章縣古達苗族彝族鄉,北鄰七星關區陰底彝族苗族白族鄉, 行政區域面積117.28平方千米。 清代時期,屬大定府;1992年,羊場、法窩、凹梳3個鄉合併為羊場苗族彝族鄉。 截至2018年末,羊場苗族彝族鄉戶籍人口為34221人。 截至2020年6月,羊場苗族彝族鄉轄16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羊場村。 2011年,羊場苗族彝族鄉財政總收入1582萬元,比上年增長8%。非稅收收入1560萬元,國稅收入4萬元,地稅收入16萬元。 2018年,羊場苗族彝族鄉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羊場苗族彝族鄉地處納雍縣西北部,東、東南、南、東北抵姑開苗族彝族鄉,西南接赫章縣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鄉,西、西北連赫章縣古達苗族彝族鄉,北鄰七星關區陰底彝族苗族白族鄉, 行政區域面積117.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羊場苗族彝族鄉境內地形大部為高中山坡地,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1550米,最高點位於保衛村金蟾大山(癩疙寶大山),海拔2476米;最低點位於凹梳村河邊組,海拔1195米。

氣候

羊場苗族彝族鄉多年平均氣溫15℃;1月平均氣溫8℃,極端最低氣溫-5℃;7月平均氣溫28℃,極端最高氣溫39℃。平均氣溫年較差3℃。生長期年平均244天,無霜期年平均240天,最長252天,最短23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540小時,年總輻射137.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00天(一般為1月20日至11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01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115毫(198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900毫米(2008年)。

水文

羊場苗族彝族鄉境內河道屬烏江水系。六衝河自鳩介村由西向東流經鳩介、茅草坪、奢嘎、凹梳村,境內河道長10.6千米。

自然災害

羊場苗族彝族鄉主要自然災害冰雹、乾旱、風災、低溫、霜凍等。冰雹平均2年一次,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1987年7月5日,降雹時間約50分鐘,涉及境內凹梳、奢嘎、茅草坪、羊場、鳩介、法窩、永合、繁榮、河濫溝、新豐村,受災面積達4350畝。風災夏季、秋季均有發生,最嚴重的一次風災發生在1996年7月26日,造成大面積玉米受災,減產380噸;其次是2012年6月30日,受災面積172.5畝,直接經濟損失72萬元。

自然資源

羊場苗族彝族鄉境內地下礦藏主要有無煙煤,地質儲量200萬立方米,可采儲量130萬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濫溝、法窩、茅草坪村一帶,屬姑開礦區。耕地面積1.7萬畝。

人口

2011年末,羊場苗族彝族鄉總人口3.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13人,城鎮化率11.3%。另有流動人口125人。總人口中,男性1.64萬人,占52.9%;女性1.46萬人,占47.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4萬人,占77.4%;有苗、彝等少數民族7000人,占26.6%。超過1500人的少數民族有苗、彝2個民族,其中苗族4164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9.5%;彝族1758人,占25.1%;其他少數民族1078人,占3.6%。2011年,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3.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65人。 截至2018年末,羊場苗族彝族鄉戶籍人口為34221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