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綽有餘裕

來自 網絡網 的圖片

綽有餘裕 漢語成語,拼音是chuò yǒu yú yù,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後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餘。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綽有餘裕 [1]

拼音 chuò yǒu yú yù

注音 ㄔㄨㄛˋ ㄧㄡˇ ㄧㄩˊ ㄧㄩˋ

出處 《孟子·公孫丑下》

成語出處

戰國·孟軻《孟子·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趙歧 注:"進退自由,豈不綽綽然 舒緩有餘裕乎?綽、裕,皆寬也。"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態度從容 、不慌不忙。

示例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土人僅耕石田,於生計可~焉。

漢 王粲《為劉荊州與袁尚書》:"仁君智數弘大,綽有餘裕,當以大包小,以優容劣。"

《後漢書·蔡邕傳》:"當其無事也,則舒紳緩佩,鳴玉以步,綽有餘裕。"

《北史·周紀上論》:"昔漢獻 蒙塵, 曹公 成夾輔之業;晉安播盪, 宋武建匡合之勛。校德論功,綽有餘裕。"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外人謀我教育權之可危》:"往者總署之設'同文館'也,生徒數百計,雖無奇材異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譯鞮之職,則固綽有餘裕。"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土人僅耕石田,於生計可綽有餘裕焉。"

成語辨析

【近義詞】綽綽有餘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