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簪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簪花

簪花,將花插在頭上稱為簪花。

「簪花」在今日民間娶嫁、慶典禮俗中亦稱「禮花」,「胸花」與之有關聯。

在中國古代,男子也簪花。唐代,在許多慶典宴會上,男子有簪花的禮數。此風似乎從宮廷開始流傳。如中宗李顯在立春日設宴招待近臣,宴會中人人插一枝由中宗親賜的彩花(即人工做的假花,因時為初春,無真花備置)。[1]

古時候,鮮花除了飄落在髮髻外,還被人們爭著插在頭髮或帽檐上。

從枝頭落入人群,從朝廷宮院走向民間小巷,點綴著古人頭上的一年風景。

頭上簪花成為風尚

在漢代,鮮花已經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如在重陽節摘下茱萸花佩戴在腰間,意在避災驅邪,延年益壽。

魏晉時期,頭上簪花逐漸成為風尚,類型也漸漸豐富起來。

從明代小說《水滸傳》中,你會發現梁山好漢簡直就是「花團錦簇」男人愛簪花![2]

阮小二對花格外鐘情,他的經典裝束就是「斜戴著一頂破頭巾,鬢邊插朵石榴花」,形象頗為滑稽,但或許是有避災保平安之意。

晉代潘安就曾「九粱插花」,九粱指的是朝冠裝飾的九條橫脊。潘安本就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再在帽上插幾朵鮮花,風姿俊秀不知要吸引多少人的目光。

我們在隋唐敦煌壁畫中,也能看到頭戴「花鬘」的菩薩、飛天、舞妓等形象。

簪花在唐代成為社會風尚

唐玄宗春日游長安時,命令群臣吟詩。大臣蘇頲因一句「飛埃結紅霧,游蓋飄青雲。」得到了玄宗的嘉賞,嘉賞的方式就是「以御花親插頲之巾上」,即親自為他戴上一朵花。別看只是小小的一朵花,若皇帝親自賜予也是殊榮無比,令時人羨之。

唐初時期人們喜歡在頭上用鮮艷的小花加以點綴,到了中晚期則流行插諸如牡丹、芍藥之類的大朵花。

宋代將簪花推向頂峰!

宋朝建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等級制度極為森嚴。簪花竟然成為了標示不同身份的輔助工具。

宋廷專門規定,皇帝賜花百官,以羅花最貴,賜給宰執以上的官;欒枝次之,賜給卿監以上的官;絹花再次之,賜給將校以下官。所賜花色,還依具體的品級高低而有所不同。如此尊卑有序,已到繁文縟節的地步。

歐陽修就曾形容洛陽人:

「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少女插花向雲鬢,可以「添得幾多風韻」,滿頭插花還能「頓減十年塵土貌」,不辜負美好春光。

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花開時,士庶競為遊遨。往往於古寺廢宅有池臺處,為市井張幄幕,笙歌之聲相聞。[3]

宋代不僅女子愛簪花,男子亦然

宋代王公大臣和富裕人家都有自己的小花園,在其間種上心儀的花卉。身處密集市區的普通人家若是愛花,還會在屋頂上開闢出種花的空間,「城中寸土如寸金,屋上蒔花亦良苦」。

花農們則在郊區開闢花田,專門種植花卉運往市場。若路途遙遠,為保持鮮度,除了會將鮮花放在鋪滿柔軟鮮嫩菜葉的竹籠中,再用蠟封好花蒂,防止水分流失和過分擠壓。

南宋政府專門設立了花市,用來專門賣花,而小販們則把白白紅紅的時令鮮花挑在肩頭,走街串巷的賣花!

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

詞人蔣捷筆下這些穿行的賣花小販,被描繪得極富生活情趣。「擔子挑春雖小。白白紅紅都好。賣過巷東家、巷西家。」

沒有他們的存在估計也不會有陸游《臨安春雨初霽》的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了吧。 [譯文] 睡在小樓上一整夜聽著春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第二天早上,屋外深巷裡又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4]

簪花之風開始衰落

元代,簪花之風衰落下去,在重大的節日與儀式中不再流行簪花習俗。

元代文人地位下降,前朝的賜花受寵,杏林及第成為過往雲煙,殊榮都被虛化。

到了明清時期,簪花習俗雖然不勝,但在某些地區或人群中仍然保留著。[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