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筆架

(重新導向自 笔格)

筆架亦稱筆格,為古代東亞地區放在案頭、用於臥擱着墨毛筆的文具,當書寫或繪畫需要停筆時即將濕筆置放其上。筆架的材料有木、石、銅、玉和瓷質等,形狀各異,以多峰山形筆架(峰數一般不過五峰)最為常見。

目錄

材質

筆架的材質一般為瓷、木、紫砂、銅、鐵、玉、象牙、水晶無不具備。其中實用性的筆架以瓷、銅、鐵最為普遍,觀賞性的則以玉筆架最為典型。式樣則尤為繁多。玉筆架有山形者、臥仙者、舊玉子母貓、十二峰頭為格者、也有單螭起伏為格者;瓷則有哥窯三山五山者、白定臥花娃;木則有老樹根枝蟠屈萬狀;石者有峰嵐起伏者。

木質

常見的有紫檀木黃楊木沉香木等。紫檀木色呈棕紫色,堅重細緻,一立方尺原木可達26公斤,故紫檀木筆架沉穩,且不易碎,為筆架中的精品[1]。紫檀松鹿圖筆架,筆架為山峰狀,山峰上雕以松樹及松針紋飾,峰下有孔並雕有鹿紋。色澤沉鬱,質地細膩,雕工極為精緻,為明代器物。黃楊木質地堅韌緻密,色澤濃郁。黃楊木筆架在清代較為常見,如黃楊木筆架,架為山峰狀,依山就勢雕有山石、靈芝、松鹿等紋飾,並有鏤雕的孔洞,特別是牙黃色的色澤有古樸之美。

瓷質

瓷質筆架較普遍,迄今所見最早的瓷質筆架為江蘇無錫北宋中期墓葬中出土的影青瓷獸形筆架水注,為一件筆架和水注兩用器物。北京元大都遺址中也曾出土有影青瓷筆架,如青白釉筆架,共有五峰,山峰中鏤空,上有海水植物等紋飾。山峰數量較宋代減少。明代瓷製筆架以山形居多,有明確紀年的為正德時青花筆架,如青花纏枝靈芝阿拉伯文筆架,以雕塑技術成型,為五峰山狀,中峰略高,兩側山峰漸次。五峰以青花勾勒邊線,內繪纏枝靈芝紋飾,中峰開光內書有波斯文字。五峰山下為青花勾雲紋。底有青花「大明正德年制」楷款。明代瓷質山形筆架的另一特點是山形隨意,並加以彩繪,如青花五彩筆山,為三峰山形,峰形極為隨意,山峰上雕有龍紋,並飾以青花五彩,紋飾清晰,色彩艷麗,為萬曆時器物。可以這樣講,明代中晚期是瓷質筆架的大發展時期,而且筆架的形狀各異,除實用之外,可供把玩。紅釉鵝形筆山為嘉靖時器物,器型如一隻臥鵝,通體施以紅釉,菱角轉折處露出白色胎骨,雖然器物沒有款識,但從胎質、釉質等分析,為嘉靖時官窯所燒造。又如青花五彩龍紋筆船,青花五彩龍鳳紋筆盒,不僅色彩艷麗,製作精巧,而且豐富了筆架的表現形式。

除上述介紹的品種外,還有紫砂、珊瑚、象牙、石、漆等材質的筆架,由於傳世品相對較少,故不一一介紹。筆架的典型特徵是小巧,一般來講大不過盈尺,不但實用,而且供賞玩,故在具體的收藏過程中,以可供於案上,又可玩於掌中,可遠觀,亦可近取之物為首選。

玉質

玉質筆架的具體年代已不可考,但從宋周密《雲煙過眼錄》:「古玉筆格」,及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年間(1265年~1274年)墓葬出土有青玉筆格分析,至少在宋代玉已經用來加工筆格了。從傳世品看,宋代玉筆架為山形,峰柱較矮,峰頂齊平。此時的玉筆架以實用為主,故不見有過多的雕琢痕跡。元代玉筆架已經追求人工雕琢的藝術韻味,有文人情趣。如青玉鏤雕筆架以青玉鏤雕而成,通體有大小不一 的孔洞,頗有洞石的自然天趣,玉色青幽,成為當時文人學士追求悠閒雅趣生活的一種象徵。

銅製

銅製筆架多為0螭龍形狀,宋陸游詩:「熟睡李書橫竹架,吟余犀管閣銅螭」。但宋元之物極少發現,目前所見多為明清之物。銅螭筆架為明代器物,清代銅螭筆架。二者造型基本相同,唯明代略高一些。傳世品甚少。

樣式

筆架因樣式不同,多有別稱。如筆山,因呈多峰山形而名,造型一般為五峰,中峰最高,兩邊側峰漸次之,平底。以明代中晚期瓷製品較多。

筆床,其臥式如床而名。明屠隆《文具雅編•筆床》:「筆床之制,行世甚少。有古鎏金者,長六七寸,高寸二分,闊二寸,飾如一架焉,可臥筆四矢。以此為式,用紫檀烏木為之,亦佳」。另有筆枕,筆懸等[2]

視頻

筆架 相關視頻

黃花梨螭虎紋筆架
揚帆銅石筆架

參考文獻

  1. 文房筆架 盡顯情趣,搜狐,2013-08-29
  2. 58件文房器物,盡顯方寸之美,騰訊網,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