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空氣污染氣象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空氣污染氣象學

空氣污染氣象學是研究大氣運動和大氣中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科學,它是應用氣象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大氣科學中的一個新的領域。自然現象(火山爆發、森林火災等)和人類活動(工業生產和生活消耗能源和資源)產生的廢氣和粉塵排入大氣中時,造成大氣污染。這些污染物被風輸送,在大氣湍流作用下擴散稀釋,通過重力沉降作用和降水沖刷過程,降到地面(水面、土壤);這些污染物也可能在大氣中發生化學變化,變成其他物質。空氣污染氣象學的主要內容,是研究大氣運動引起的污染物輸送、擴散、遷移和轉化等過程。

簡介

空氣污染氣象學作為一個學科領域,它既是大氣科學的一個分支,又是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研究大氣環境中由自然因子和人為因子支配構成的大氣污染系統的基本特徵和變化規律,並運用氣象學方法研究空氣污染物自排放源進人大氣層後的散布規律,其核心是大氣輸送與擴散。需要研究的是一個發生在多維、多尺度,具有相互聯繫與反饋作用的複雜系統中的包括大氣物理與化學,乃至地質、地理和生物等過程的綜合性聞題。

評價

空氣污染氣象學發展至今,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溯源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這一時期主要由於產業革命後,工業經濟的發展,尤其與能源利用伴隨而來的空氣污染問題以及二次世界大戰的防化學武器和後來和平利用原子能和核氣象學的發展需要,,空氣污染氣象學作為一個學科分支開始發展。隨着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日益增強,在空氣污染管理、控制和規劃決策工作中,需要運用空氣污染氣象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對局地空氣污染物的散布作計算並應用處理。這一時期,研究和處理問題的條件基本上限於均勻、定常條件和一二十公里的水平範圍,主要運用的是高斯模型的技術方法,因此,行內俗稱之為P-G擴散曲線法的時代。隨着大氣污染問題研究與處理的範圍日趨擴大,上述均勻、定常條件和一二十公里水平範圍的不斷突破,即引人了非均勻下墊麵條件(如山地、水陸等)、非定常以及不再能滿足定常和均一分布的氣象條件(如大氣層結穩定度分布)下的大氣輸送與擴散問題。[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