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秋浦河,原名秋浦江,又名雲溪河,長江中游支流。上源有兩支:一源出仙寓山,匯牯牛降北坡考坑、竹溪、利源、彭溪、木卑坑、湘源、大小剡溪、莊門坑等諸水入公信河,北東流向,經珂田、占大、大演,於香口村附近注入秋浦河;二源出祁門大洪嶺,經石台縣蘭關,納璉溪、管溪入鴻陵河,於香口附近與公信河相匯始稱秋浦河,而後經七里、磯灘、高坦、灌口、殷匯,從池口入長江。

河長150 公里,河寬100~250 米,流域面積2235 平方公里。秋浦河上游水土流失嚴重,使河床蘊藏有豐富的黃砂,從1984 年起,每年外銷百萬噸以上。 由於杜牧、蕭統等都曾在河邊駐留,特別是李白「五到秋浦」,留下了四十多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此河被稱為「流淌着詩的河」。 秋浦河全流域風光秀麗,自然、人文旅遊資源豐富,石台、貴池兩地都開發有眾多景區,以石台縣上游開發的寓仙山景區比較著名。 [1]

目錄

水文特徵

秋浦河的特點:山區面積大,占78.5%,上游水土流失嚴重,下遊河道彎曲,洪水量大,且來勢凶涌。建國40年來,殷匯鎮9次被淹,秋江圩兩次破圩。正常年份,江水倒灌至殷家匯。 正常年份年徑流量24.34億立方米,最豐高達36.43億立方米(1954年),高坦鎮歷史最大流量為271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4日),歷史最高水位為26.87米(1970年7月13日),歷史最低水位為19.58米(1966年9月28日)。最枯水年份的水量為17.13億立方米(1978年)。

旅遊開發

秋浦河源於祁門,流經貴池境內的高坦、泥灣、灌口、殷家匯等地,過杜湖由池口入江,沿河綠樹如雲,村莊、苔岸景色如畫。在灌口鄉石城村有漢時丹陽郡石城縣城遺址,三國時,孫權封韓當為石城侯,後又任黃蓋為石城長。隋開皇十九年,以石城縣故地和南陵縣的西五鄉置秋浦縣,因秋浦水「溪流澄碧長秋」(明《池州府志》),故名。明《一統志》:秋浦「四時景物宛如瀟湘,洞庭」。秋浦河兩岸,有仰天堂、金燈崖、玉鏡潭、昭明太子衣冠冢等古蹟名勝。據清光緒九年《貴池區志》:秋浦河玉鏡潭為昭明太子垂釣處,故又名昭明釣台,現被列為全國十大古釣台之一。玉鏡潭位於灌口鄉境內的郎山崖下,飛泉從郎山直瀉而下,盪成一泓綠瑩碧澄的深潭。民間傳說:古時,每年四、五月間,當月明之夜,常有人見「白鵝從潭中躍出,光耀如月。」 秋浦古漁村,為安徽省首個省級作家創作基地,在這裡可以體驗到漁家民俗活動,每年的三月三祭河神、七月半放河燈,讓您感受到漁民的風俗和漁民的純樸和熱情。農事體驗館,是一個農家作坊集中營,可以體驗體驗古老的農事項目,如老油坊,玩泥巴,拉大鋸,學犁田,打連枷,擔柴禾,刨刨花,扒松毛。秋浦漁村還有彎弓狩獵、河灣捉魚、李白與秋浦展覽館、真人cs叢林野戰、龍舟競技、衝浪、千年女兒村遺址、漁女對歌沙灘浴場等自費項目。 [13] 仙寓山風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位於石台縣仙寓鎮,距縣城38公里,主峰海拔1376米,為縣內第二高峰。這裡自然生態良好,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還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鵝掌秋(馬褂木)的育種基地。山上林蔭蔽日,滿山瀰漫樹脂的芳香。有佛教禪宗五家之一的——曹洞正宗;有明代布政司李崧祥墓陵遺址;有古徽大道;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的石碑、石刻;有太平天國古戰場;有秋浦縣委機關故址。有海拔500米的大山富硒度假村,是中國三大富硒地之一;有庫容3000萬立方米的一級、二級水電站,可供遊人蕩舟泛遊。 [14]

怪潭景區

怪潭景區,位於秋浦河主要支流鴻凌河畔,石台縣城以東16公里處的橫渡鎮釣魚台村境內。水上遊覽全程五公里,約需兩小時左右,連同陸上古釣台、小石林及怪潭區觀光,共需三小時左右。這裡河道寬闊,河水澄碧幽深,兩岸青山綿延,河中流水潺潺。怪潭漂流從釣魚台到終點站三公里的旅程。這裡有竇仙、詩仙的釣台。有冠定縣名的「三埭石」。有岩溶地質奇觀——小石林。在釣魚台的三埭石下面,天然形成兩口水下神泉。

剡溪漂流景區,位於石台縣大演鄉剡溪村,屬牯牛降景區和仙寓山景區交匯處的一個亮點,距縣城15公里。這裡青山疊嶂、風光旖旎、草木蔥蘢、景色怡人,乘筏而行,沿途可欣賞青山綠水、農舍田園、古樹茶山等眾多美景,並能切實感受「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秋浦河源位於秋浦河上游,秋浦河是因其「溪流澄碧長似秋」而得名。由於沿河兩岸峰巒峭拔,水面波光瀲灩,「四時景物宛如瀟湘、洞庭」(《明一統志》)。歷來使諸多文人雅士為之傾倒,多有呤頌。李白「五到秋浦」,「愛其勝,欲家焉」,作詩45首,其中《秋浦歌》17首尤為膾炙人口。唐代文學家桂仲武,詩人杜荀鶴,明代李松祥、吳應箕等皆有呤詠。「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就是對秋浦河的真實寫照。 [16] 池州杏花村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安徽池州西郊,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唐代著名詩人杜牧任池州刺史著《清明》詩使之名揚天下,邑人郎遂撰《杏花村志》,收錄中國《四庫全書》。世人譽杏花村為「天下第一詩村」,村內樹木蔥鬱,杏花在林,小橋流水,酒旗若現,懷杜軒、青蓮館、昭明堂、吟詩台、半畝園、杏花島、六朝長廊。

流域文化

據載,歷史上許多名人曾遊歷秋浦河流域,留下了許多傳說。 公元2000多年前,屈原在流放陵陽山區期間,曾經光顧過秋浦河,並且將珍貴的「郢爰」金幣遺失在秋浦河畔,留下永久的記憶。「郢爰」金幣,呈不規則方形,長約1.7厘米,寬約1.4厘米,厚0.3厘米,重22.4克,幣上有「郢爰」二字,系1983年4月,在橫渡鄉新橋生產隊發掘,存徽州地區博物館。

明萬曆戊戌年(1598)九月楷書刻太子少保、戶部尚書畢鏘曾游秋浦河,並且在魚龍洞寫詩一首,今字尚存。魚龍洞石刻位於六都鄉魚龍村魚龍洞右側石壁上,長0.6米,高0.5米。 明末文學家、抗清英雄吳應箕的家鄉就在秋浦河岸的大演鄉,經常在秋浦河中泛舟小游。吳應箕曾參加復社,起草《留都防亂公揭》揭露討伐阮大鋮。其手書碑刻清初吳應箕抗清作《泥灣觀兵題壁詞》(共56字),後人仿其手跡鐫刻碑上,立於大演鄉吳村口「讀書亭」內。亭於「文化大革命」中拆除,碑尚存。

在池州主編《昭明文選》的昭明太子蕭統案牘勞形之餘,來到秋浦河散心。昭明釣台即為當時遺蹟。昭明釣台坐落在殷匯鎮楊橋村郎山崖下。秋浦河流經這裡,與龍舒河匯合,形成一個水潭,李白命名為「玉鏡潭」。崖腰處有一平展巨石,是天然的垂釣處。因昭明太子常在此垂釣,後人便稱這塊奇異的牯牛石為昭明釣台,是中國名勝「十大古釣台」之一。 昭明太子姓蕭名統,梁武帝蕭衍長子。兩歲時被立為太子,可惜31歲時便英年早逝,未能皇位。死後諡號「昭明」,故後世稱他為「昭明太子」。因古石城縣是蕭統的封邑,因此他常年在此居住。昭明太子喜愛秋浦風光,愛吃秋浦鱖魚,稱讚秋浦河「水好魚美」,譽秋浦河為「貴池」,五代十國的後唐,據此將秋浦縣改名為貴池區。 杜牧在池州任刺史兩整年,政事之餘,踏遍池州山山水水,留下了寄情秋浦山水《秋浦途中》等詩文。

吳銘道,貴池人,吳應箕之孫,清初著名詩人。守祖與父之志,布衣終老。足跡半天下,足跡遍至秋浦河,遊蹤所至,山川形勝,摹寫如繪,憑弔勝跡,感懷遺蹤,每多豪宕激楚之音。 秋浦河畔的貢溪是晚唐著名詩人杜荀鶴的家鄉。杜荀鶴,出身寒微,中年始中進士,仍未授官,乃返鄉閒居。曾以詩頌朱溫,後朱溫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學士,知制誥。 詩仙李白於唐天寶八載至上元二年(749~761)間曾「五到秋浦」,留下了四十多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優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為秋浦仙境之魂。其十詩云:「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歷史名人騷客紛紛踏蹤而來,尋幽訪勝,留下了數以萬計的詩文佳作,因而美麗的秋浦河被譽為「流淌着詩的河」。[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