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龍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神龍山
原圖鏈接  


神龍山神龍山 編輯 討論 上傳視頻 神龍山旅遊風景區系大巴山余脈,其主峰神龍山位於廣安新城南側,相對高度81米,距城心15千米,為城區最高點,距市中心僅1.5公里。因其山勢突兀險要,蜿蜒欲飛呈騰龍之狀而得名,曾為古巴國要塞。又因形若猊形,故稱其為「猊峰寨」或「蛇龍山」。廣安地靈人傑,誕生了鄧小平等傑出人物,人們為紀念他們,自發將其更名為「神龍山」。

神龍山簡介

巴國,興於夏商,盛於西周,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其屬地以長江三峽嘉陵江烏江流域為中心,覆蓋川、渝、鄂、陝交界和接壤的大片地區。後來為強楚所迫,成為其附庸國,活動中心也逐漸移至川東。古巴國人,擅長弓弩搏擊,以驍勇善戰著稱,在討伐商紂王的戰爭中被當作先鋒。 廣安地處川東,北倚巴山,西拒蜀漢,是當時進入巴國的重要門戶之一。 猊峰城據險而建,控南北之要隘,扼東西之咽喉,易守難攻,成為當時兵家必爭之地。 戰國末期,巴國為強秦所滅,從此淪為州郡,猊峰城原有的軍事作用,也因此淡化。及至後來,猊峰城漸漸成為巴人首領,占山為王,聚族而居,地方割據的依託。戰時,狼煙互接,烽火相望;平昔,巴人各安耕織於茅屋,一旦生變,族人則進入其中,聚糧而守,以度劫難。 北宋末年,高僧了空法師在猊峰城始建龍澤寺,香火盛極一方。後因世事變故,佛都消歇。今有嘉州人易文清,慨嘆神龍山雄韻猶存,靈氣飄逸,於是厚籌資金,廣聚人力,發宏願重建龍澤寺,又得惟覺、永壽、素全等大和尚鼎力相助,歷時數載,終於重現古之勝景。 神龍山已成為川東旅遊新亮點。整個神龍山風景區由五個分區構成,占地面積730畝。商業文化區位於神龍山北坡,占地面積168畝,遊覽步道以青石鋪就,建築物以古川東民居吊腳樓為主,質樸大方。生態農業觀光區將自然景色和經濟植物通過整合,占地面積360畝。盤龍寺巴文化區對古盤龍八景東山棲蟬、南峰鳳舞、回龍環抱、樓山鍾秀、圭台積翠、靈岩集佛、萬洞潛龍、雲池晚煙進行了創造性的恢復,重建了觀音殿、大雄殿、玉佛殿藏經樓萬佛塔等建築,占地面積40畝。庭院式別墅區建築古樸風雅,取景自然,人景結合,占地50畝。碧潭休閒娛樂區廣植奇花異草,傳統建築與人工景色溶為一體,相得益彰,占地30畝。如今神龍山綠樹掩映,田舍儼然,城堡質樸,廟宇莊嚴。雖碉樓林立,旌旗獵獵,但雞犬相聞,民風淳樸,一派祥和。佛寺與城堡渾然一體,歷史與現實交相輝映;登臨處,看花開花落,聽鳥鳴林語,念天地之悠悠,嘆盛世之融融。演繹戰爭與和平的主題,再現古代巴國的沿革風俗,盡展復古建築的精妙恢弘。

神龍山景點

猊峰城

倪峰城,原為古巴國要塞,由龍門關、土舟湖、龍台三部分構成,是神龍山景區的核心部分。該城的始建之年已不可考,因年代久遠,戰亂頻仍,原有城堡早已頹毀,猊峰城是在古巴國遺存的基礎上依據舊制恢復重建的。猊峰城,占地近500畝,位於神龍山之龍脈,城中多靈物奇景,風水絕佳。一大一小孤懸突兀的巨石,構成猊峰城壯麗的奇觀。巨石之上,城垣逶迤,碉樓林立,雄關金戈;巨石之下,綠樹環合,田舍儼然,一派祥和。相傳為古巴國將軍奉命護衛虎都(重慶、閬中等)所建,龍台和龍門關各恃險要,互為犄角,前後呼應,是當時川東地區重要的軍事要塞。 神龍山位於長武縣城北十五公里的相公鎮柳溝村,當地人稱神疙瘩山。今年仲夏,應在咸陽工作、休假回長武相公鎮馮家嶺老宅探親的馮老師邀請,我於濛濛太陽雨中造訪神龍山。車子穿過彭公鎮豐頭村,沿着山路盤旋前進。由於今年雨水充盈,路邊的樹木、莊稼、野草茂密蔥蘢,沿路山腳處野花盛放,空氣清新。在山路上驅車約十幾分鐘,便身處神龍山山脖子處了。站在山頂遙瞰西北,可見自高山深谷里輾轉騰挪而來的涇河從山下蜿蜒東流,這條源自六盤山穿崆峒山越涇川而來的河流,是養育了神疙瘩山以及周邊村民的母親河。有山有水,就有了人家和村莊。神龍山、涇河,這一山一水護佑滋養着這一方百姓。馮老師的兄長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神龍山的故事,傳說神龍山是涇河龍王被斬尾,後在此處化為山。神龍山有兩個神奇之處,其一是周邊下冰雹時,神龍山不下;其二是神龍山的酸棗果實碩大,比周邊山上的酸棗大許多。我們從山南進山,初看神龍山狀似饅頭。山的側面有兩條自山頂至山腳並行的溝道。據當地傳說,這是因為從南方來的道士和喇嘛在這裡射了兩支箭,目的是阻止神龍山往上長,阻斷此地的好風水。 據《長武文史資料·長武地名文化》中介紹,神龍山北面有涇河環繞,東為芋元鄉柳溝村,南是彭公鄉方莊村的杏花彎,西為神溝。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特殊,周圍形成了一個較大的地面空氣環流,夏天雷雨季節,地面溫度增高,地面環流流速加快,若遇雹雨雲層形成,從其上通過,這股強大的地面環流,影響空中雲層的變化,起到分化、劈開的作用,這是一種自然的物理效應,因此周圍下冰雹時,唯獨這裡不下。過去,人們對這種現象缺乏科學認識,就賦予它神秘色彩。夏秋季節,神龍山早晚霧靄籠罩,白雲繚繞,瑰麗多彩,神奇可愛,人們因此又叫它神疙瘩山。 這段資料給了神龍山不下冰雹現象一個科學的解釋,以及「神疙瘩山」名字的由來,卻沒有告知「神龍山」這個名字的由來。 嚴格意義上說,長武境內並無明顯山脈走向,人們所說的諸山,實則是立足橫貫涇河、黑河兩條河的河灘仰視的溝壑、丘陵和梁峁,這些山的高度均不及塬面水平。《陝西通志·長武志》記載,長武有「高而平坦的鶉觚原、黃萯原、支屯原」。並有「宜祿川、涇水、汭水、南水和宜山、盤谷山三台山停台山岐山黑虎山香山畫閣山龍纏峰回龍山馬鞍山翔雁山石家山、神龍山。又有集賢岡、四鰲山、五鳳巢」。這裡的「神龍山」,在《宣統·長武志》的疆域圖、牛公祠圖中則標識為「神農山」,這讓我心裡豁然開朗。 神農氏是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明者。神農氏族圖騰為龍,因而又稱為神龍氏族。新石器時期及先周、西周時期的遺址遍布長武山川大地,以長武舊石器時代出土的晚更新世人牙標本可以看出,早在一萬年以前,長武境內便有先民繁衍生息。長武地處古豳西北,境內至今流傳公劉教民稼穡的傳說,冉店碾子坡、下孟村等先周文化遺址,都在這裡留下了農耕文化的印跡。 由此推想,神龍山、神農山或非因涇河龍王被困而得名。我們換個思路來看,雹災從古至今都是嚴重的農業災害,神龍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遇雹雨即化,這種現象被古人歸因於「五穀先帝」「神農大帝」護佑所致,「神龍」本就是「神農」圖騰,因而將此山命名為「神龍山」。 神農山半山腰和山腳下至今還有許多窯洞遺存。聽柳溝村村民講,他們原來就是世居於神疙瘩山的居民。雖歷經千百年來的朝代更迭、戰亂紛爭、自然災害的侵擾,但直至今天,這片土地上尚節儉、重稼穡、去虛偽、留淳樸的淳厚質樸民風未改,公劉、亶父、太宗之遺澤猶存。 [1]

龍門關

龍門關建在一高聳似龍頭的巨石之上,四壁幾近垂直,只有一道天梯可直達其上,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在整個猊峰城的防禦體系中,既為前哨,又為前防。大敵當前,先點燃烽火通報龍台;待敵深入,又可與龍台形成夾擊之勢。

龍台

龍台位於神龍山之巔,方圓半百餘畝,四面絕壁,形似盤龍之脊,故有其名,為猊峰城的核心。城中結構井然,功能齊備,包括巴國門戶、四座碉樓,一個瓮城和環城暗道等;有祭祀的神壩,有歌舞的戲樓,有商業的街道,有禮佛的廟宇,構成典型的城堡社會形態。

龍澤寺

龍澤寺相傳由了空法師始建於北宋末年,香火盛極一方。後因世事變故,幾經焚毀,佛都消歇,其沿革已不可詳考。 將寺廟建於以軍事防禦為主的城堡之中,極為罕見,也耐人尋味。

神壩、巴風樓

巴人祭神、聚會、練兵、歌舞之處。 古巴國人以狩獵為生,驍勇善戰,且極善歌舞,相傳曾受周武王之邀,以「歌舞凌殷人」;又有「下里巴人」之說,為人津津樂道。因此,神壩和巴風樓是巴人重要的活動場所。

土舟湖

典出「土舟競浮」。 史載:巴郡「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譚氏、相氏、鄭氏……未有君長,共事鬼神。乃共擲其劍於石穴,約能擊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眾姓悉沉,唯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四姓皆臣之。」

巴國門戶

巴國門戶位於龍台北門的必經之道,是抵禦來犯之敵的第二道防線,居高臨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整個建築以條石砌成,寬不盈丈,卻極高、極長、極險,撼人心魄,蔚為壯觀,是我國城堡建築中的經典之作。

巴王石

這是一塊未經任何雕琢的天然的巨石,酷似人像,氣宇軒昂,意氣風發,極富靈性,仿佛古巴王勃發的英姿,故有其名。

瓮城

瓮城系我國古代城堡的獨特建築,以城外城,樓外樓的形式,形成陷敵之「瓮」,然後再瓮中捉鱉。

北望樓

北望樓是猊峰城的最高點,視野開闊,北望三秦。以此命名,表達了猊峰城將士保家衛國的決心。

望鄉樓

此樓位於猊峰城南。因當年戍守猊峰城的將士多來自長江三峽及嘉陵江一帶,以致登樓值崗的將士,南望江州(重慶),常常油然而生思鄉之情,故有此稱。

箭樓

置於正西門左右的兩個箭樓,是我國古城堡的典型代表。

城防暗道

環城暗道長逾百米,是猊峰城防禦工事的一大特色。

老街 =

游廣安新城,賞巴國民風;觀神龍風采,品名山神韻。 神龍山風景區將為您帶來似山似水的感觸,讓你疑身在畫中行的美好享受。

相關視頻

小花與西瓜(第1集-神龍山)-廣安旅遊自助攻略


標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