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生脈注射液

目錄

【藥名】

 

生脈注射液 Shenmai Zhusheye

【處方】

紅參100克、麥冬312克、五味子156克。

【組方分析】

方中紅參益氣生津,大補元氣,益氣固脫,為君。麥冬養陰生津,清虛熱除煩,為臣。五味子斂肺止汗,生津止渴,為佐使,此即「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之義。三藥合用,一補一清一斂,共奏益氣生津,斂陰止汗,復脈固脫之效。

【功能主治】

益氣養陰,復脈固脫。用於氣陰兩虧,元氣欲脫的心悸、氣短、四肢厥冷、汗出、脈欲絕及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見上述證候者。

【製備方法】

以上三味,將紅參粉碎成細粒,用乙醇回流提取4~5次,每次2小時,用薄層層析法控制提取終點,合併提取液,冷藏,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注射用水至400ml,攪勻,冷藏,濾過,濾液供配液用。五味子用水蒸氣蒸餾法收集餾液150毫升,冷藏,供配液用;藥渣加水煎煮三次,每次40分鐘,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乙醇進行兩次醇沉,第一次使含醇量達80%,第二次使含醇量達85%,濾過,合併濾液,回收乙醇並濃縮至稠膏狀,加入注射用水至200毫升,攪勻,冷藏,濾過,濾液加適量活性炭煮沸30分鐘,稍冷,過濾至澄明,供配液用。麥冬照五味子水液製備方法製成澄明的麥冬水溶液約200毫升,供配液用。將上述紅參水液、五味子蒸餾液、五味子水液和麥冬水液混合均勻,濾過,濾液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調節藥液pH值至7.5,濾過,灌封,滅菌,即得。

【劑型規格】

注射劑。每支裝2毫升、10毫升、20毫升。

【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一次2~4毫升,一日1~2次。靜脈滴註:一次20~60毫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稀釋後使用,或遵醫囑。

【質量控制】

  1.本品為淡黃色或淡黃棕色的澄明液體。   2.薄層色譜法鑑別人參(人參皂苷Rb1、Re、Rg1)、麥冬、五味子(五味子醇甲)。   3.除應符合注射劑有關的各項規定外,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每1毫升含人參皂苷Rg1不得少於0.08毫克,含人參皂苷Re不得少於0.04毫克。

【現代研究】

生脈注射液能降低垂體後葉素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陽性率,並對異丙腎上腺素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具有拮抗作用。1g/kg生脈注射液腹腔注射小鼠,每天1次,共3~4次,可使心臟中的DNA合成率顯著提高。本品可顯著提高小鼠在嚴重缺氧環境下的耐受性,延長動物在缺氧狀態下的存活時間,明顯降低小鼠低壓缺氧的死亡率,延長家兔對缺氧的耐受時間。生脈注射液能夠明顯提升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收縮壓、舒張壓及平均動脈血壓,改善休克狀態,提高存活率;對大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微循環障礙和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於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及並發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室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和心律失常等屬氣陰兩虛者。

【其他製劑】

  1.生脈飲(《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 每支裝10毫升。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2.生脈膠囊(《部頒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7冊)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方歌】

生脈注射麥與參,保肺生津又提神,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救針。

【配伍禁忌】

是指兩種以上藥物混合使用或藥物製成製劑時,發生體外的相互作用,出現使藥物中和、水解、破壞失效等理化反應,這時可能發生渾濁、沉澱、產生氣體及變色等外觀異常的現象。 有些藥品配伍使藥物的治療作用減弱,導致治療失敗;有些藥品配伍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強,引起嚴重不良反應;還有些藥品配伍使治療作用過度增強,超出了機體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應,乃至危害病人等。這些配伍均屬配伍禁忌。生脈注射液方中人參甘平,益氣復脈,生津止渴,振興元氣,為主藥。麥冬甘寒,益胃生津,清心除煩,潤肺養陰,為輔藥。五味子酸溫,斂肺益氣,生津止渴,固表止汗,寧心安神。三藥合用,一補一清一斂,共奏益氣復脈、養陰生津、潤肺止咳之功。生脈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由紅參、麥冬、五味子製成的中藥注射液。適用於氣虛類心血管疾病。不宜與其他藥物合用。 [1]

【貯藏】

密封,置陰涼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