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生命的第二春(周嘉欣)

​​ 生命的第二春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生命的第二春》中國當代作家周嘉欣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生命的第二春

秋已深了,色彩繽紛的山野,像是着意打扮了一番,以慶賀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在這個日子裡,靈性的霜林飽含着春的妖嬈,夏的灼熱,秋的霜劍,一時間竟以噴焰綴錦的明艷,「紅於二月花」的鮮活,闖入了人們的視野,賦予深沉的人生思考。這是否就是生命第二春的風采——成熟、大度、厚重與超越?

我這番思緒,最初是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引發的。

該縣地處武陵山深處,山高林密,溪河縱橫。半個多世紀之前,我剛跨出校門,便被分配到這裡工作,先後擔任過中學的化學教師、縣委宣傳部的新聞幹事。

在走土家、串苗鄉的採訪路上,我漸漸發現了霜林的氣魄。紅葉觸目,漫山遍野,塞谷堆崖,無不把暗壑明巒裝點成了錦繡世界。千仞危崖的陽剛大氣里,平添了一縷秋色的飄逸;蜿蜒百轉的溪流,倒影搖紅,漾漾的柔波獲得了一股透石穿山的魄力;谷浪泛金的田野,像有紅燭高照,為勞作一年的農民添加了幾分喜悅……

這般景象,當然使我興致盎然,但也生出過淡淡的惆悵。常聽人說「景隨文傳」。我暗自思忖:「也許是山高路險吧,古代的詩人騷客不曾涉足過龍山,不然這般美景妙境也會隨《楓橋夜泊》《山行》那樣的佳作名篇風傳於世的!」

在龍山的日子一年年過去,山野的楓樹又增加了幾圈年輪,我對龍山火紅的景象也有了較深的認識。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黨領導的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先後就創建在這裡及周邊諸縣。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之前,湘鄂川黔蘇維埃省政府還轉移到該縣的茨岩塘,留守根據地、負責牽制敵人的紅18師奉命長征,也正是從這裡出發的。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這片土地拉開了威武雄壯的戰幕,演繹出許多氣壯山河的故事。僅我聽到的就有:在中堡,擊潰敵41師,活捉師長張振漢;在板栗園,又擊潰敵85師,擊斃師長謝彬;在招頭寨,陶廣縱隊的10個團也同樣遭到覆滅的命運。為掩護中央紅軍長征,一場持續35天「圍城打援」的戰鬥,在龍山縣城的城牆四周打響。在一次縣直機關的大會上,我親耳聆聽回老革命根據地看望鄉親的廖漢生將軍說:「在龍山『圍城打援』之後不久,我們就告別了父老鄉親,開始長征了!」這時,我感悟到了龍山的山山嶺嶺是這般豪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沒見到過當年戰火紛飛的激戰,心中免不了有些遺憾。但是,我慶幸自己在戰火硝煙散去後,看到了好些朴樸實實的老紅軍。時代從戰爭的崢嶸歲月轉換成了繁忙的經濟建設,他們也抖落了身上的塵土硝煙,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在這時代的轉換中,我看到了那些曾在千萬里轉戰中的老紅軍,始終保持着紅軍戰士的本色,在故鄉的土地上開始新的長征,展現出生命第二春的風采。

在憑票購物的那陣子,我看到肉案前排着長隊的隊伍里,婉拒照顧的老紅軍陳文友、張兆雲,如普通老百姓一樣依次等候。似乎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勝利了,可「以功臣自居」。隊伍過長,帶着戰爭傷疤的腿實在站不起了,他們頂多是在油乎乎的肉案空檔處坐一坐。

[1]

作者簡介

周嘉欣,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