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珠江流域來水需水分析及預測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珠江流域來水需水分析及預測》,陳璐\\黃牧濤\\馮仲愷|責編:何念\\張灣... 編,出版社: 科學[1]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變化環境下珠江流域來水需水預測與調配重大工程需求,構建概念式岩溶-新安江水文模型和VIC-3L水文模型;在此基礎上,評估氣候變化情景下珠江上游水文循環的時空演化趨勢和格局。進一步,建立社會、經濟和環境綜合作用下需水預測系統動力學模型,探明工業、農業、生活等多源需水單元的動力學[2]演化特性;在此基礎上,建立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方案綜合評價模型,闡明水資源互饋系統的演化特性與動態均衡,為水資源的管理、優化配置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參考。

目錄

前言i

第1章緒論1

1.1問題提出的背景1

1.2來水需水預測的研究現狀2

1.2.1水文模型2

1.2.2變化條件下氣象水文過程模擬4

1.2.3需水預測方法5

1.2.4系統動力學法的需水預測7

1.3本書的主要內容8

參考文獻9

第2章研究區域概況15

2.1自然地理15

2.1.1地理位置15

2.1.2河流水系15

2.1.3地貌地質17

2.1.4土壤植被18

2.2氣象水文19

2.2.1氣候氣象19

2.2.2水文特徵20

2.3水資源開發利用21

2.4社會經濟21

參考文獻22

第3章岩溶地區的概念式水文模型23

3.1新安江水文模型簡述23

3.2K-XAJ水文模型結構25

3.2.1岩溶區域上產匯流25

3.2.2非岩溶區域上產匯流27

3.2.3岩溶與非岩溶區域產匯流結合27

3.3模型參數率定與評價指標28

3.3.1模型參數率定方法28

3.3.2模型評價指標29

3.4模型應用29

3.5模擬結果與討論30

3.5.1K-XAJ水文模型模擬結果30

3.5.2兩種模型的參數與模擬效果評估30

3.5.3小結35

參考文獻35

第4章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珠江中上游流域的應用37

4.1VIC-3L水文模型簡述37

4.2VIC-3L水文模型原理及特點38

4.2.1模型蒸散發計算38

4.2.2模型產流計算40

4.2.3模型匯流計算41

4.3VIC-3L水文模型建模42

4.3.1子流域劃分及網格劃分43

4.3.2土壤數據44

4.3.3植被數據46

4.3.4氣象驅動數據48

4.3.5匯流輸入文件48

4.3.6全局控制文件50

4.4VIC-3L水文模型運行50

4.4.1運行環境50

4.4.2運行步驟51

4.5模型參數率定與評價指標51

4.5.1模型參數率定方法51

4.5.2模型評價指標52

4.6模擬率定結果及驗證53

參考文獻57

第5章未來氣候預估及徑流響應58

5.1氣候變化情景及模式選擇58

5.2SDSM的統計降尺度方法60

5.2.1SDSM簡述60

5.2.2SDSM原理及結構61

5.3基於SDSM的未來氣候預估62

5.3.1SDSM數據準備62

5.3.2預報因子選擇62

5.3.3SDSM率定與驗證63

5.3.4RCPs情景下未來降雨預估66

5.3.5RCPs情景下未來氣溫預估68

5.3.6RCPs情景下未來氣溫預估70

5.4基於VIC-3L水文模型的未來出流分析71

參考文獻73

第6章基於系統動力學模型的需水預測75

6.1系統動力學模型的建模原理75

6.1.1系統動力學概述75

6.1.2系統動力學模型的建模步驟77

6.1.3系統動力學變量解釋77

6.2需水預測系統動力學模型的建模研究78

6.3生活需水79

6.3.1影響生活需水的因子辨識79

6.3.2生活需水因子模型79

6.3.3生活需水系統動力學模型84

6.3.4生活需水系統動力學方程86

6.4工業需水89

6.4.1影響工業需水的因子辨識89

6.4.2工業需水因子模型90

6.4.3工業需水系統動力學模型97

6.4.4工業需水系統動力學方程99

6.5農業需水101

6.5.1農作物需水量計算101

6.5.2作物種類101

6.5.3有效降雨量計算106

6.5.4農田灌溉需水量計算108

6.6需水預測總體結果和評價108

6.6.1模型誤差評估108

6.6.2珠江流域未來需水預測111

參考文獻112

第7章基於「三條紅線」約束的城市水資源優化配置與評價115

7.1柳州市概況115

7.1.1自然地理概況115

7.1.2社會經濟概況116

7.1.3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分析116

7.1.4現狀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120

7.2水資源需水量預測與供水量預測121

7.2.1需水量預測122

7.2.2供水量預測122

7.2.3供需平衡分析123

7.2.4預測結果分析123

7.3基於「三條紅線」約束的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型125

7.3.1「三條紅線」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關係126

7.3.2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型的建立127

7.3.3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型的求解133

7.3.4結果分析134

7.4資源優化配置方案綜合評價模型137

7.4.1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綜合評價模型的構建137

7.4.2配置結果分析與討論142

參考文獻145

附錄147

參考文獻

  1. 公司簡介,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2. 高中物理:動力學問題,搜狐,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