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府山 (南陽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府山
圖片來自kknews

王府山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由明朝唐定王朱桱,於永樂六年(1408年)就任前由人工修建的王府後花園內的假山。[1]

歷史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二十三子朱桱為唐王,封地南陽。在就藩之前,在南陽藩地大興土木,興建王府,在王府內營造房宮,開闢園林,建造假山,共占地二百五十餘公頃,王府山即為其中主要建築之一。假山的石頭是從公里之外的太湖經水陸轉運而來,朱桱在建造王府的同時,他同父異母的兩個哥哥也在大興土木。四哥朱棣燕京建造皇宮(今北京紫禁城);五哥朱橚禹州建造地下寢陵(周定王陵)。

1404年,南陽唐王府建成,王府山拔地而起,傲視全城。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王府山作為南陽城中最高的建築物,鶴立雞群近600年。

康熙年間王府山的太湖石遭到拆;日本侵華期間又遭日機轟炸;20世紀的人口擴張,使王府山被各種建築包圍,其山體洞穴均為民居侵占,一座明代珍品變得面目全非。20世紀50年代初,山體搖搖欲墜,南陽政府開始修繕,採用南陽獨山石加強補牢。

近年,南陽市政府開始重視文物保護,並加大力度進行違章清理,王府山始顯山露水。

王府山特點

山高18米,底部直徑21米,周長66米,占地面積346平方米。山腹用奇石築成大小不同的4個石窟,經石階60級,逶迤盤旋貫通每個石窟,繞行3周可達山巔。山體內,暗道迴轉串通,石窟又分「奶奶殿」、「三清殿」、「祖師洞」等。歷史一直是南陽城最高點,亦為王府建築群空間軸線之鎮。登山眺望,全城景色一覽無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