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山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山竹學名:Yushania niitakayamensis (Hayata) Keng f.為禾本科竹類植物。竿柄長可達30厘米以上,直徑約4毫米;節間長達1厘米,無毛,有光澤;其上的鱗片作覆瓦狀疏鬆排列,三角形,長約3厘米,寬2厘米,淡黃色,無毛,有光澤,紙質,先端具一小尖頭,上部的邊緣密生白色小纖毛。圓錐花序頂生,紫褐色。

中國現產有58種1變型。玉山竹屬系高山竹類,在中國雲南省橫斷山脈地區種類很豐富,垂直分布在海拔1000-3800米地段,耐寒力強,為高山林區常見的下木,有的種類是大熊貓的主要採食竹種。

形態特徵

竿柄長可達30厘米以上,直徑約4毫米;節間長達1厘米,無毛,有光澤;其上的鱗片作覆瓦狀疏鬆排列,三角形,長約3厘米,寬2厘米,淡黃色,無毛,有光澤,紙質,先端具一小尖頭,上部的邊緣密生白色小纖毛。竿起初為單叢,多年後則形成多叢,高(0.6) 1-4米,直徑5-20毫米,直立或基部外傾;節間長(2) 10-30厘米,圓筒形或具芽一側稍具縱溝,幼時具短毛而粗糙,後變無毛而有光澤;籜環具籜鞘基部殘留物;竿環微隆起;節內長5-10毫米。竿下部各節通常具1分枝,上部節為3或4分枝或更多,枝長僅約5厘米,基部常托有一組逐漸較大的鱗片。籜鞘遲落或宿存,革質,淡棕色,縱向肋明顯,背面上方及邊緣均密被刺毛;籜耳微小,鞘口具數條長約2毫米的棕色繸毛;籜舌截形,高約0.5毫米,微作撕裂狀;籜片脫落性,線形或鑽形,無毛,先端尖,長5-10毫米。每小枝具3-10葉;葉鞘長(1)1.5-5厘米,背面在上部及邊緣有微毛,具縱肋;葉耳微小,鞘口兩側各具5條長為2-3毫米的波曲繸毛;葉舌近圓拱形或截形,高約0.5毫米,上緣微作撕裂狀,具小纖毛;葉柄短,長1-2毫米;葉片狹披針形,長2-12 (18)厘米,寬3-13毫米,兩面均無毛,先端尖,基部圓形,次脈(2) 3-4對,再次脈7-9條,小橫脈清晰,葉緣具小鋸齒而粗糙或有一緣平滑。圓錐花序頂生,花序分枝上舉,基部常為葉鞘所包托;穗軸及小穗柄無毛,後者長1厘米;小穗近圓柱形,含2-7朵小花,長2-4厘米,紫褐色;小穗軸節間長約5毫米,上部具短粗毛,頂端膨大成杯狀,在杯口周圍密生纖毛;穎2,第一穎長約4毫米,錐形,具5脈,第二穎長7毫米,卵狀長橢圓形,具7脈;外稃卵狀披針形,長6-12毫米,具7-9脈,小橫脈明顯,無毛,但基盤生微毛,邊緣上部亦生纖毛;內稃等長或略長於外稃,背部具2脊,先端具2尖頭,脊上及先端生有微毛,脊間具不明顯的4脈;鱗被長圓形或斜卵形,長1.2-1.8毫米,基部具脈紋,邊緣生小纖毛,花葯長4-8毫米,黃綠色;子房紡錘形,長2-4.5毫米,無毛,花柱2,短,柱頭2 (3),長約3毫米,羽毛狀。果呈橄欖形,背部(即近內稃的一面)具縱溝狀的種臍,頂端微凹,果皮較厚。花期7月。[1]

主要價值

玉山竹的幼筍可食用,一般稱之為「玉筍」或「雲筍」。竿可編竹籬及作為各種工藝品的製作材料。台灣原住民用箭竹製作獵台灣野豬的陷阱;老莖精選筆直彈性佳者,可作為箭杆,或做織布機。台東布農族取箭竹去節做成鼻笛最為特殊。

生長環境

海拔1000-3000米,廣泛生長在空曠地及林下,特別是在中央山脈分布極為普遍。

分布範圍

產台灣。菲律賓呂宋島也有分布。

竹子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北緯46度至南緯47度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世界上除了歐洲大陸以外,其他各大洲均可發現第四次冰川以後的鄉土竹種。中國浙江的安吉、德清莫干山、臨安和餘杭百丈地區是中國最大的毛竹產區。在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和四川都有大量不同種類的竹子分布。印度和東南亞也是主要的竹子分布區。[2]

栽培技術

造林

造林地選擇及整地

應選擇土層厚60公分以上、疏鬆、透氣、肥沃、保水性能好的沙壤土、烏沙土、黃棕壤,充分利用排灌條件較好的平原、河灘淤地、山腳緩坡地、房前屋後空地、農村菜園周圍等處造林,山區應在海拔300米以下、坡度15度以下背風向陽的南坡或東南坡,土壤條件好的,也可擴大到20-25度的坡地。造林前整好地,每畝挖穴60-100個,穴規格為60×40×40公分,株行距3×3米,平地每隔10米開一條25×30公分的排水溝。對20度以上坡地可實施帶狀整地,帶寬4-7米,帶間距3-4米。

造林時間及方法

在春季2-3月或秋冬季10-11月造林。選擇1-2年生、胸徑2-4 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竹子作為母竹,生長於林地邊緣的新竹最為理想。起苗時保留鞭長15-625px,帶土球20kg以上,以草繩包紮。起苗後砍去頂梢,適當修剪,留枝4-7盤。裝車時從車廂尾部開始一株一株斜放,蔸互相靠緊。栽植時先平整穴底,每穴回填表土與腐熟有機肥拌勻作底肥,至穴深15-20公分放入母竹。有少數母竹竹稈與竹鞭是不垂直的,這時要讓竹鞭在穴內平直舒展,而不強求竹稈直立。填土踏實,根盤下部一定不能留空隙,以利鞭土密接,栽後澆水封土。栽植於風口處的竹子,應採用支架固定。

撫育管理

水分管理

造林的頭兩年,應十分注重水分管理。長期乾旱要澆水:坡地圍繞母竹挖環狀溝澆透水後封土,平地在行間挖淺溝灌水後覆土。同時,可在林間套種花生、大豆等農作物,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夏季降雨集中時,一定要及時清溝排水,以防竹子積水死亡。

除草施肥

施肥量要逐年增加。肥料種類根據需要而選擇,3月、6月施速效肥,如氮肥、複合肥等;9月施緩效肥,如腐熟餅肥、農家肥、人糞尿等。施肥方式:頭一、二年竹鞭伸長不遠,可圍繞竹株開環狀溝,均勻施入肥料後覆土,。從第三年開始,竹林密度增大,採用撒施,配合鬆土將肥料埋入土中。

留筍護竹

為促進竹林鬱閉,對前二年所出竹筍,要全部保留,嚴禁采筍和牲畜為害。第三年如果出筍較多,可挖除小筍、蟲筍,保留壯筍。另外,根據我們的經驗,後期長出的筍因營養不良,一般長不成竹子,可以挖掉,一是減少養分消耗,二是能增加經濟效益。

培土(覆土)

竹鞭分布太淺,往往只能長出小筍。在9月份第二次施肥後再覆蓋一寸土,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提高春筍的鮮嫩度。

管理技術

成林階段的管理管理重點是調整竹林結構、改善竹林環境條件、創造良好的土、肥、水、氣條件入手,使竹林密度維持在800~1000株/畝、竹子平均胸徑3~100px,分布均勻,大小基本一致。具體要點如下:

適時留養、合理挖筍

為使竹林永續經營,年年豐產,就必須每年留養一定數量的新竹,作竹林再生產的基礎,因此筍期必須處理好挖筍與留筍長竹的關係。一般每年五一節前後開始留養,每畝留200-300株。挖筍方法:當筍出土10~15公分時,沿竹筍周圍刨開泥土,從竹筍與竹鞭接點處切斷,不要切斷竹鞭。每2—3天挖一次。退筍是指生長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而自然死亡的竹筍 ,識別退筍是在早晨看竹筍尖上有水珠存在的是好筍,而沒有水珠的即為退筍,對退筍應及時挖除以免影響食用。

鬆土

每年6月深翻鬆土,挖除老鞭、竹蔸,深翻時即使鞭段有損傷,也可很快抽發新鞭,促發岔鞭。對林間空地增施有機肥,利用竹鞭趨松趨肥性誘來嫩鞭,使竹林地下系統分布均勻。

砍除老竹,更新竹園

6—7年生的竹子,生產力已衰退,應及時除去。可結合6月份鬆土,將老竹連蔸挖去,保留少量4—5年生竹,1—3年生竹占70%以上,伐竹的枝葉最好留蓋林地,增加養分。為便於識別竹子年齡,可對當年新竹標號。對於冬季雪害嚴重地段的竹林,在新林完成放枝展葉後的6月份,可對竹子斬梢,每株留枝12—15檔。老竹園更新復壯可採用帶狀伐竹深墾作業法:把竹園劃成寬2—3米的林帶,隔帶砍去帶上竹子,深墾50公分,把新老鞭都挖出,施入有機肥,拌勻復土,2—3年後帶上長出新竹,再伐去保留帶的竹,按同樣方法處理。

肥水管理

依竹林的年生長節律,每年施肥四次:,2—3月份施長筍肥,挖筍後每穴施尿素10克,每畝25—60公斤。6月份施長鞭肥,每畝施尿素50公斤,結合鬆土施腐熟廄肥1000公斤。8—9月份施催芽肥,每畝施複合肥100公斤或人糞尿液肥,天旱時結合澆水施入,或撒施淺削入土,或開溝施入復土。11月—次年2月份施孕筍肥。我市降雨正常年份,一般不需澆水,但夏秋季如遇長期乾旱,會導致地下莖生長不良,竹鞭節短縮,鞭芽不齊,有條件的應對竹林進行灌水。

病蟲害防治

竹叢枝病

其症狀為:變態叢生的細枝簇擁在一起,象鳥巢一樣掛在竹枝間。發現後及時剪除病枝燒毀,可有效阻止傳染。該病在管理粗放的竹林中常有發生,應經常保持竹林通風透光。

竹織葉野螟

又名竹螟蟲、竹苞蟲,是對筍用竹為害最嚴重的食葉害蟲。發生於6-9月,每年繁殖二代。主要吃新竹的嫩葉。其幼蟲能吐絲將竹葉捲起,在蟲苞內取食並排出鋸末狀糞便。

防治方法:發現成蟲開始產亂卵時,用敵百蟲晶體5000倍液噴施於竹葉。竹林鬱閉後,其抗蟲能力也有所增強。另外,每年9-10月清除林地雜草,可以破壞害蟲越冬場所,減少次年蟲害的發生。

竹筍泉蠅

是重要的食筍害蟲,發生高峰期在4月30日至5月10日。其成蟲類似小蒼蠅,於竹筍剛出土時在筍尖上產卵,在筍體內孵化成蛆狀幼蟲,聚集於筍體內取食筍肉,被害竹筍無食用價值。

防治方法:於出筍前半個月,用敵百蟲晶體5000倍液均勻噴灑林地,可殺滅部分成蟲;如出筍後發生,用敵百蟲晶體5000倍液拌鮮筍片撒於竹林內可誘殺成蟲。

竹筍夜蛾

發生高峰期同竹筍泉蠅。其成蟲於竹筍剛出土時在筍尖上產卵,幼蟲在筍體內孵化成長,體長2.5-100px,蟲頭橙紅色,體紫褐色。一般一蟲為害一株竹筍。筍尖被蟲咬禿,筍體上有多個小孔,孔中有蜂蜜狀分泌物排出,有螞蟻聚集取食。剝開竹筍籜葉,發現筍體上有多處被蛀食,一般從上部向下部取食。被害較輕者仍在繼續生長,可以採食;嚴重者筍體開始腐爛。防治方法同竹筍泉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