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特異性免疫血漿

特異性免疫血漿,簡稱特免血漿,主要指來自於康復期患者提供的血液,利用它治療傳染性疾病。

目錄

發展歷史

19世紀90年代,白喉病嚴重威脅兒童的生命,感染者的死亡率接近50%。在那個青黴素還沒發明的年代,白喉根本沒有特效藥可治。面對這種情況,德國醫學家埃米爾·馮·貝林提取康復期患者的血液,注射到白喉患者的體內,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貝林本人也因此獲得了1901年的第一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特異性免疫和血漿的關係

人體血液並不是純粹的液體,其中包含很多固體成分,它們統稱為血細胞。血漿則是將血液中的血細胞過濾掉之後剩下的液體成分。順便說一下,血漿並不是紅色的,讓血液呈現紅色的是血細胞中的紅細胞,過濾掉紅細胞之後,血漿就會呈現出淡黃透明的顏色。[1]

人體在接觸病毒之後產生的特異性免疫能力,主要表現在血漿中的一類特殊蛋白質分子身上。這類蛋白質分子叫做「抗體」,又叫免疫球蛋白。相應地,引發抗體反應的原因,也就是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所攜帶的物質,則被稱為「抗原」。我們可以把抗體想象成鑰匙,把抗原想象成鎖,每種抗體都會和特定的抗原發生反應,就像特定的鑰匙打開特定的鎖一樣。一旦鎖被打開,病毒也就相當於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於是人體內的防禦戰士(各種白細胞)便會更為精準地向病毒發起攻擊,消滅這些入侵者。

「特免血漿」能夠治療新冠肺炎,正是因為康復期患者的血漿中含有大量專門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將它輸入到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體內,大量抗體就會與新冠病毒結合,引導患者體內的白細胞發動攻擊,消滅病毒,改善病情。[2]

不過,之所以強調「特免血漿」,而不是「特免血液」,還有一層考慮。我們都知道血液不能隨便輸,比如不同血型的人相互輸血就可能引起嚴重的問題,所以現代醫學通常不再給患者輸全血(具有全部成分的血液),而是根據具體情況給患者輸入不同的血液成分。治療新冠肺炎不用「特免血液」,而是用「特免血漿」,也是基於同樣的安全性考慮。

「特免血漿」的安全性

輸血漿的風險比輸全血小,但輸血漿依然存在風險。血液的成分非常複雜,血漿中究竟含有哪些物質,目前還沒辦法完全分析出來。舉個極端的例子,艾滋病感染者通常會有「窗口期」,也就是已經感染了艾滋病毒,但由於數量很少,無法在血液中檢測出來。如果提供血漿的人剛好處在艾滋病的窗口期,那麼接受輸血的人就會有感染艾滋病的風險。

此外,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採集的血漿中,除了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之外,也可能含有細胞因子等激發免疫功能的物質。過量的細胞因子會導致免疫系統過度反應,不僅攻擊病毒,還會殺死正常細胞,導致人體器官無法維持正常的功能,這叫做「細胞因子風暴」。實際上,新冠病毒本身就能夠引起這種現象。有些患者的死亡,正是因為免疫系統殺死了大量肺的正常細胞,引發肺功能衰竭死亡。[3]

應對新冠

「特免血漿」對部分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有治療效果,並不代表它能用於健康人群的預防。這是因為「特免血漿」的治療效果在於血漿中含有的新冠病毒抗體,然而抗體通常並不能在血液中長時間存在。比如普通感冒病毒的抗體只能在體內存留一個月左右。雖然還不清楚新冠病毒抗體能在體內存留多久,但指望依靠抗體來長期預防新冠病毒感染,還是不太現實的。 除了抗體的原因之外,不能依靠「特免血漿」做預防,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原因。「特免血漿」十分有限,它必須由康復期的患者提供,這一條就極大限制了「特免血漿」的來源。而且,為了儘可能保證安全性,採集的「特免血漿」需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處理,成本很高,這也決定了它難以普及。所以「特免血漿」主要還是用於搶救危重症患者,輕症患者採用其他更穩妥的方式治療,而健康人主要還是依靠隔離傳染源的方式進行防護。[4]

揭秘「康復者血漿治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