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物質資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物質資本
圖片來自優酷

所謂物質資本,是指長期存在的生產物資形式,如機器、設備、廠房、建築物、交通運輸設施等。在傳統的【[產業經濟]]中,物質資本占據主導地位,但隨着經濟的發展,知識經濟的到來,人力資本不論是在數量上還是收益上都遠遠超過了物質資本,從而取代了在經濟發展中物質資本所一度占據的主導地位。如今,企業的組織形式取決於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合作關係。隨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專業化分工程度的深化、金融市場的效率不斷提高,物質資本越來越容易被複製,而人力資本和創新的重要性越來越高。 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本質區別,在於邊際報酬形態的差異:在資本應用過程中,物質資本表現出較強的邊際報酬遞減趨勢,而人力資本則表現出了較強的邊際報酬遞增趨勢;也就是說,人力資本的根本價值,在於其邊際報酬遞增的生產力屬性。

簡介

自20世紀20—30年代以來,美國等發達國家國民收入的增長快於生產要素投入量的增長,尤其是快於物質資本投入量的增長,出現了較大的「增長剩餘」。現代「經濟增長學家」 主要運用技術進步來解釋。當今發展中國家正處於經濟轉型期,除物質資本短缺、技術創新動力不足外,還存在着經濟結構和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較大的帕累托改進潛力,因此,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源是多元的。[1]

從宏觀上看,發展中國家市場機制不健全和價格信號扭曲,資源在不同產業、不同地區和不同行業之間配置不均衡普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潛力很大。因此,不增加或少增加物質資本的投人,通過改進其配置,就能增加產出。從微觀企業來看,則是各種資源的配置比例均衡的問題。企業產出的增長取決於各種生產要素的均衡增加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在生產要素配置不均衡的條件下,一般由短線要素決定其產出量,而企業短線要素未必一定是物質資本,很可能是因為管理跟不上或工人的技術水平落後等。因此,通過改進管理和加強對工人的培訓,就能增加產出。

評價

經濟起飛不久、工業化尚未完成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來看,物質資本在諸要素中的相對地位可能不會下降,至少,同其他形態的資本同等重要。 在發展中國家,技術進步比較緩慢,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偏低。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解決勞動力的就業、國民生活的貧困、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事業,又必須保持國民收入的高增長,出路何在?主要靠加快物質資本的積累和形成。發展中國家在加速物質資本積累的同時,技術進步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但發展中國家吸收新技術所需要的物質資本要多得多。這主要是在新技術研究、開發、試製到投入使用的每個環節中,物質資本的浪費大、消耗多。 綜上所述:一國大工業體系建成之前對物質資本的依賴程度較高,建成之後對物質資本的依賴程度較低。物質資本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地位的相對下降,是就當今發達國家而言的,對發展中國家不完全適用。中國大工業體系尚未建成,物質資本的積累仍然很重要,但與此同時必須加快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環境資本的積累,因此,現階段,在中國工業化的實踐中,一味重視物質資本存量的積累(尤其是吸引外資),而忽視其他非物質資本存量的增長和以強調非物質資本存量的積累的滯後詆毀國內儲蓄一投資以及引進外資,兩種傾向都是不可取的。

視頻

宏觀經濟學:如何增加物質資本

嗶哩嗶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