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肉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牛肉湯[1]是一道漢族傳統的美食,主料有牛大骨、牛肉。牛肉湯選料講究,取江淮一帶的黃牛為原料,用牛骨頭熬湯,煮牛肉時必須浸泡,除去血污,內臟清洗乾淨,方可下鍋同煮。還用自製的牛油,將炸制好淮椒(紅干椒)做成紅油。

牛肉湯故以湯為主,湯不醇則無味,然牛肉湯的燙制方法多樣,都取用當地特產:淮芋粉、洛河綠豆餅、八公山豆腐皮(千張、百頁)、祁集豆圓子等為輔料。淮南牛肉湯,原料豐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無窮。

菜品歷史

淮南牛肉湯起源有宋代趙匡胤和淮南王劉安兩種說法。

西漢,《淮南子·齊俗訓》記載:"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為酸,或以為甘,煎熬燎炙,齊味萬方,其本一牛之體。"

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1796年),翰林大學士、淮南人張政深研百草,擅長美食,曾任宮廷御膳高官。告老還鄉後,將清宮秘方流傳後人。

製作方法

食材:牛肉湯、牛肉、粉絲、豆皮、香菜。

步驟

1、將牛肉焯水,然後放入鍋中加八角、薑片燉湯。

2、牛肉湯煮開,加點鹽、胡椒粉和雞精調味,牛肉撈出晾涼備用。

3、將粉絲泡開,豆腐皮切絲,牛肉切片,香菜洗淨備用。

4、把豆皮絲和粉絲分別燙熟,撈出來在碗裡,最後兌上牛肉湯,擺上牛肉即可。

菜品特色

菜品特點

淮南牛肉湯是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具有鮮醇、清爽、濃香的特色。淮南牛肉湯選料講究,取制江淮一帶的黃牛為原料,用牛骨頭熬湯。煮牛肉時必須浸泡血污,內臟清洗乾淨,方可下鍋同煮,還用自製的牛油,將炸制好的淮椒做成紅油。另外,選用幾十種滋補藥材及滷料按一定的比例,經傳統工藝炮製製作而成。

淮南牛肉湯有鹹湯、甜湯之分。鹹的牛肉湯肉肥湯鮮,特別是加上蔥段後,滋味更鮮。不黑湯,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絲和乾絲;甜牛肉湯是指沒加鹽的牛肉湯,或者加少量鹽的牛肉湯,其味清爽,滋味醇厚。

營養價值

淮南牛肉湯高營養、高熱能、低糖、低脂肪。冬季可抵禦寒冷,夏季可大汗淋漓。牛肉中的肌氨酸、維生素B6,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肉毒鹼用於支持脂肪的新陳代謝,產生支鏈氨基酸;鉀、鋅、蛋白質促進肌肉的生長;亞油酸可以作為抗氧化劑;丙胺酸從飲食的蛋白質中產生糖分;維生素B12對細胞的產生至關重要,能促進支鏈氨基酸的新陳代謝。

所獲榮譽

2008年,淮南牛肉湯納入淮南市早餐工程;

2011年6月,由中國工商總局商標局批准,淮南首個集體商標"淮南牛肉湯"成功註冊;

2013年6月,淮南牛肉湯製作技藝被淮南市收錄為市級非遺名錄,並已通過安徽省地方標準的審查。

典故

漢文帝十六年(164年),劉安被冊封為淮南王。相傳,王府御廚劉道廚藝高超,劉府上下均稱其"老劉頭"。淮南王於八公山上煉製仙丹,可佳肴送到山上時早已涼而無味。老劉頭看到淮南王涼膳充飢,日漸消瘦,不禁冥思苦想,終出一策。老劉頭率眾家丁殺牛取骨,甄選草藥及滷料熬製成湯汁,並備好牛肉、粉絲等配菜與湯汁一同擔上山去。由於油覆湯表,久熱不散。淮南王嘗後讚不絕口,牛肉湯便成劉府秘膳,後流入民間,代代相傳。

五代十國時期,趙匡胤據兵八公山,攻打壽春(今壽縣),壽春守將劉仁瞻軍紀嚴明,守城如命,儘管趙部頑強作戰,仍屢攻不下,久之,外無救兵,內無糧草,趙匡胤反被兵困南塘。地方老百姓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最後把自家耕牛紛紛宰殺掉,煮成大鍋湯,送進趙營,官兵喝後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攻破壽春城。後周顯德六年(959年),陳橋兵變,趙匡胤登基,始終忘不了南塘的牛肉湯。因此,民間稱之為"神湯"、"救駕湯"。

視頻

洛陽牛肉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