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爬滿葫蘆的茅屋(孫同林)

爬滿葫蘆的茅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爬滿葫蘆的茅屋》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爬滿葫蘆的茅屋

房頂上爬滿葫蘆,曾經是蘇中鄉下的一道風景。

葫蘆很早就出現在詩文里了,《詩經·邶風》中有「匏有苦葉,濟有涉深」,《詩經·衛風》中有「齒如瓠犀」,《詩經·豳風》又中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其中的匏、瓠、壺都是指的葫蘆。

當年的蘇中鄉下,農家所用木瓢都出自葫蘆,所以種葫蘆的人家很普遍。葫蘆有兩種,一種是細腰的,一種是笨實的。細腰的是一種觀賞性葫蘆,可以作酒葫蘆,也可作漁網上的網浮子,還有人在細腰葫蘆上做文章,雕字刻畫、燙畫等等;笨實的葫蘆叫瓠子,用於制瓢。我家是從來不種細腰葫蘆的,記得有兩年茅房上也曾結出過細腰葫蘆,原來是母親播種時弄錯了種子。

農人們一律勤謹,他們捨不得有一點空地,房前屋後,不是種點菜,就是種上瓜。正屋的房子上一般是不捨得爬葫蘆的,因為葫蘆藤一纏,葫蘆在上面一趴,屋頂就會漏雨,就會爛掉,因此,葫蘆都是被種在茅房旁邊,讓它們的藤爬在茅房頂上。

剛長出的葫蘆苗十分羸弱,人們會用樹枝作支架或草繩把它們往屋頂上引,葫蘆苗在人們指點下,慢慢地向前爬行,幾場雨過後,那藤漸漸變得粗壯結實,順勢就爬上了屋子。葫蘆藤上的須子纏繞住屋子上的草,像無數顆小釘子,牢牢釘在屋面上,有的還會爬過屋頂長到屋子的另一側去。爬上屋頂的葫蘆就開始開花了。葫蘆花有點像喇叭花,長長的,白白的,有點甜絲絲的味道。宋代有一位叫文同的詩人,寫了一首《湖上眾禽盡以俗呼為題·提葫蘆》的五言詩:「花開已堪鏡,半綠卷如杯。誰為迴風力,清香滿面來。」他將葫蘆的花和味道得寫得很美,也很生動。文同本來以善畫竹著稱,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又稱之為「文湖州竹派」。據傳,「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起源於文同畫竹的思想。文同畫葫蘆極少,不意被我碰上了。

屋頂上的葫蘆花,引來許多蝴蝶,我們就常常設法到葫蘆花前捉蝴蝶玩。夕陽西下的時候,光線漸漸暗淡,我悄悄藏身在葫蘆藤下,並用手輕輕搖動葫蘆花,蝴蝶不知道有陰謀,它們依然悠哉游哉地尋花而來,見那花抖動,便興奮地將長長的觸鬚探進花蕊,這時,我迅速伸手過去把花朵捏住,蝴蝶猝不及防,束手就擒。我將逮住的蝴蝶用長長的細線在翅膀下面拴住,然後在風裡放飛,蝴蝶努力向高處飛去,不料又被那根線狠狠拉了回來,我和小夥伴們得意得開懷大笑。

葫蘆花謝不久,細細的葫蘆妞兒便伸了出來,小葫蘆開始是綠色的,身上長滿了絨毛,胖乎乎的樣子很可愛。葫蘆在我們一天天的探視中漸漸長大,在長大中慢慢地改變顏色,直到完全變為白色的時候就成熟了。成熟了的葫蘆,我們叫它瓠子。

葫蘆極為普通,但是,又有特別。它不像黃瓜或豆角,常常遭到害蟲們的欺負,總要人工為它們噴灑農藥以防治。葫蘆不用人去為它擔心,它憑藉自己的能力抵禦害蟲。用現在的觀點,葫蘆算得上是綠色環保無公害產品。我常常奇怪,這葫蘆的葉和莖不苦又不臭,甚至於還有點淡淡的甜香,為什麼就不招蟲呢?

秋後,葫蘆們靜靜地躺在茅房頂上,白搭搭的。遠遠看去,幾乎家家茅房上都是這道景色,是很壯觀的。人們將成熟的葫蘆摘下來,找出木匠用的墨斗在葫蘆上彈一道線,用鋸子慢慢鋸開。然後,孩子賣力地在剖開的葫蘆內側瓤子上用刀劃出許多道口子來,將其反扣着放在床底下,用不了幾天,葫蘆瓤就腐爛了,拿出來到河裡一洗一曬,一個葫蘆就變成兩隻瓢。瓢,是農家必備的家什,一家擁有幾個,幾十個是很正常的,大小不一的瓢,各有各的用場。

瓢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水瓢,用來舀水,因為它在人們的眼面上,所以都選周正俊俏的;二類是干瓢,是以裝糧食,短時間放一些雜糧、雞蛋等,形狀也不能差;三類是泔水瓢、舀豬食瓢、糞水瓢,都是用歪瓜癟嘴樣式的,舀泔水、餵豬、澆糞水,丑一點沒關係。

宋代張繼先有《點絳唇·小小葫蘆》詞:「小小葫蘆,生來不大身材矮。子兒在內。無口如何怪。藏得乾坤,此理誰人會。腰間帶。臣今偏愛。勝掛金魚袋。」詩人將普通的葫蘆描繪得有了美感,有了詩情畫意,其實,這詩情畫意不就藏在蘇中鄉里的一個個尋常百姓家裡。

今年夏天,我看到鄰居的豬舍上覆蓋了一層葫蘆藤,綠葉間伸出朵朵潔白的花兒,忽然就覺得那房子有了生機。

他家種葫蘆做什麼呢?或者就是為了這煙火氣,為了尋找曾經的詩情畫意和溫馨感覺!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